不再“何事秋风悲画扇"
秋天真的到了,秋风瑟瑟,秋叶飘零。秋雨绵绵,秋蝉悲鸣。虽然秋天也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层林尽染的风景,然而看到万花凋落,草木枯葁,人们不禁会产生絲絲悲凉的情绪,难怪古人会说,“何事秋风悲画扇"。
扇子本是夏季人们手中不离不弃的引风之物,到了秋天,很多人都会抛弃。当然我们现化人已经不用扇子了,空调,风扇早已取而代之,但是扇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我们今天常常看到扇子是在戏剧舞台,诸葛亮的扇子是最有智慧鹅毛扇,他运筹帷幄,他轻摇薄扇,坐在城楼观山景,竟吓退司马的三路兵。公子王孙一把折扇,尽显风流倜傥,让多少闺阁秀女一见钟情。宝钗手持团扇扑蝶,展示少女纯洁烂漫,铁扇公主一把芭蕉扇能灭火焰山。更有以扇为名的戏曲《桃花扇》。描写了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候方城与秦淮名妓李香君之间的爱情故事。
扇子的材质也是名目繁多,竹木纸与絲绢绫等,造型优美,构造精制。尤其是古代文人要是手中无扇,显的没有品位。赠扇题诗更是扇文化的内涵。
青石出磨砺,美扇留暗香。扇子不仅是个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因扇与"善"谐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
现代女士们有人喜欢珠宝手饰,有人喜欢化妆品,有人喜欢服装,有人喜欢包包。这些都不是我的最爱,我却对折扇情有独钟。这个爱好由来已久,那时候在学校里,一到暑假就会公费旅游。天南地北,名山大川去过许多地方,无论到了哪里,大家不约而同地要买当地的特产,北京的烤鸭,四川的腊肉,西湖的龙井,黄山的毛峰,一带一大包,分给亲戚朋友。那时候沒有手机,很多地方,连照片都沒留下,甚是遗憾。时间久了,有些过往就忘记了。一次我在洛阳观牡丹,买了几把有牡丹花的团扇,带回家后,分给亲友们大家非常高兴。我趁机又把武则天如何贬牡丹出长安,落户洛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效果好极了。
而今不出家门,在超市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特产,更有网购让人感到距离太不是问题了,谁还会在旅游时,大包小裹,亲力亲为,费力不讨好呢?但是折扇一把就意义非凡。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折扇,扇面上有诗,有画,有文,更有景点的名称。无论多少年之后,一打开扇子就仿佛回到了当时的情景,你可以联想到许多的人,许多的事,让你沉醉其中,尤其是有些扇面印着历史典故,让人回味无穷,收获颇丰!
我老伴知道我的爱好,我们出去旅游,每到一处,他都要买一把扇子,在同学朋友中都不是秘密,一起去玩,大家都帮他挑,我真是又感激又高兴,在今年七夕之际,写下这篇文章,表示对他的深深的谢意!
前几天,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娘子关,因我有事不能同他一起去。他为我带回一把折扇,扇面上写着:
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军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
你看,小小的折扇,不仅给人带来了许多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人文知识。而且又好保存,又能欣赏,每到一处,收集折扇一把,何乐而不为呢!保存扇子,又管它春夏与秋冬呢!
鹳雀楼
洪洞大槐树
避暑山庄
这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普救寺,在这里发生了家喻户晓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
好友三晋素人挥毫写诗一首,与友友共赏。
一把折扇写千秋,
谈古论今画中游。
羽毛轻摇挥铁骑,
才子佳人竟风流。
多少精彩纸上跃,
楼台名阁眼底收。
文人墨客呤诗赋,
山河美景世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