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难在哪?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您所读的是什么书呀?”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既然这样,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榫头)做得过于宽缓,就会松动而不牢固,做得太紧了,又会滞涩而难以进入。(我做得)不宽不紧,从手中做出的活儿,正符合心中摸索出的规律。这种火候嘴里说不出来,但是有个规律存在其中。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轮扁所说的无法传递的知识其实是真正影响我们认知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即“体验”,因为所有的知识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之后才能明白,只不过有些知识教简单。通过想象力来对细节的模拟和感受就能达到亲身经历的效果。而那些复杂的能力或者道理,是无法通过想象来模拟的,比如骑自行车,都知道要保持身体平衡,可是没人能把保持平衡时身体感受到每秒 100 亿比特的信息记录下来,而保持平衡四个字就是 8 个比特的信息而已,怎么可能教会你骑车呢?知道和做到之间那条难以越过的鸿沟,大概就是这海量的细节,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要亲自体验,才能明白。
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理不是能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也能印证这个观点。
再比如说,立场决定态度。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在你早上挤公交赶着上学或者上班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车门不要关,让我能挤上去。等到上去了都希望车门赶紧关,车早一点开走。在车上和车下的心态变化,就是立场改变所带来的。就像买房之前希望房价跌,买完之后希望房价涨。买股票之前希望处于最低点,买进之后希望赶紧上涨等等诸多事件~只有体验才能感受细节,不然再正确的道理也只是一条概括的信息而已。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人赞美苦难,比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话不是经历磨难,上天就会给你好处,也不是否极泰来,关键是后面两句,使他的能力增长,性格坚韧,因为苦难中包含着让人变强的那些的道理的细节,那些不痛不痒的道理只有在体验过后才能真切的明白。这就是困难的价值。而那些浑浑噩噩不做思考的人,经受的苦难也只是白白受苦而已。这些提醒人们,学会反思的重要性。
尼采的“凡是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苦难,体验,反思会使人成长,强大。以及王阳明的“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说不存在知道但是不会做的人,知道但不做,就是不知道。任何高深或者让你顿悟的语言,如果你不亲自去做,去体验,也只是一句模糊的话而已,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