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今日看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不再是战后!” 告别苦难,走向繁荣的东京奥运

2016-08-15  本文已影响39562人  向天再借五公分

日本《读卖新闻》曾于2011年举行《昭和时代的象征》民意调查,排名最高的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2013年国际奥委会确认了东京赢得2020年的奥运举办权,即将举办第二次奥运,再度超越所有亚洲的城市。

奥运从来就不只是运动的盛事而已,奥运是民族自信心的投射、是国力兴衰的表征,同时也带动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成长。

东京获选为1964年奥运主办国的新闻

已不再是战后了!

1945年于广岛和长崎所投下的两颗原子弹,使得日本政府无条件地投降,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由美国托管长达7年的时间,直到1952年,日本政府才逐渐掌握重建的权力。

因为韩战的关系,美军将日本作为军需供应的基地,加速日本战后经济地持续成长。1960年担任首相的池田勇人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画”,在十年之间将GDP由13兆日圆增加到26兆日圆。

已不再是战后了!”这个词汇在确定由东京争取到1964年奥运的前后几年大为流行,不仅使用于经济报告当中,也成为当时的流行用语,并且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建造。

评论家中野好夫就以《已不再是战后了》为名发表文章,指出:

“对于败战的教训之反应,不论光明与黑暗……差不多是时候了,我们败战的伤痛,必须以更沉潜的形式,让它活在未来。”

把伤痛藏在心里,并且以它为力量,走向未来,东京奥运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之中拉开序幕。

代代木竞技场

东京奥运的运动场馆之中最令人惊艳的就是由丹下健三所设计的代代木竞技场,由于以往亚洲的建筑师没有设计过如此大型的体育场馆,对于日本的建筑师和结构设计的运算都是一大考验。

丹下健三出生于191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出生于战前的丹下健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在战争期间没有什么建筑可供设计,于是进入东大的研究所继续进修,直到战后,他才得以大显身手。

1964年东京奥运的主场馆代代木竞技场是丹下健三的成名之作,当时他年逾五十,在创造力和执行力都达到颠峰,搭配结构师坪井善胜,在建筑结构上解决大师的设计难题。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运算,代代木竞技场内部最为特殊的在于120公尺长的空间之中没有落柱,为了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以吊桥一般的造型,创造出悬吊的大跨度空间结构。而外部则是涡形螺旋状的流线建筑,呈现出流动的感觉。

丹下健三此一时期的建筑不是单纯的对于国外建筑的模仿,从日本古代神社的圆型和竖穴式的住居得到灵感,发挥高度的想像力与创造力,结合建筑的材料、符合运动场的功能与设计上的美感,突破体育场的建筑空间设计,堪称划时代的作品。这座体育馆还得到国际奥委会(IOC)的特别功劳奖,在奥运历史上可说是空前绝后。

所有东京奥运的场馆都在举办前一年陆续完成,甚至前一年的10月就举办体育周的活动,测试场馆以及熟练运动赛事的进行,期望在正式比赛时零错误,展现出日本人工作的细致程度。

大建设

东京奥运不只是运动会而已,日本政府一系列的大型建设计画也随着东京奥运一起进行,像是东海道新干线、名神高速公路、地下铁系统。

东海道新干线在奥运开始之前的九天营运,当时成为世界铁路技术上的大突破,时速高达200公里的子弹列车为人类交通史奠定重要的里程碑。2014年新干线经营了五十年,从东海道新干线开始,东北、长野、上越、山形、秋田、山阳、九州……等都铺设新干线,将一个国土面积狭长的国家打造成一日生活圈。

新干线

战后残破的东京,铺有柏油的路面只占30%,在奥运前夕则达到70%,环首都圈的高速公路也完工,这一时期所采用的高架道路,即使在今日仍然成为东京的都市景观之一。

东京地铁的路网也随着奥运铺设,为了方便奥运的旅客,从羽田机场通往市中心的单轨电车也随着路网连接起来。

相比于奥运的四亿五千万美元的经费,大建设的资金超过六十四亿美元,可见奥运所带动的整体建设,加快东京建设的速度。

提升公民素质

2008年北京奥运之前曾推动的一系列“文明运动”:不随便吐痰、不随地大小便、文明过街、拾金不昧、排队上车……等等。

1964年的东京奥运也有类似的“文明运动”,透过奥运,加强垃圾的回收与街道的美化,并且宣传所谓的“禁止事项”,像是:在路上禁止饮酒、不随便丢弃烟蒂、禁止随地小便、不在电车上大声说话。

除了“禁止事项”,也希望热情接待外国人。在运动比赛时,保持风度,即使日本输了,也要热情鼓掌。

透过奥运会的力量,当时到访日本的外国人相当惊讶日本人的国民素质。在比赛完之后,现场的日本人会把拉圾带回家。

圣火传递与开幕

奥运前的两个月,一场盛会的热身就开始了。从希腊所点燃的圣火,在海外12个城市巡回之后,专机送抵日本。

日本的圣火传递从美军所占领下的冲绳开始,分成四路的跑者传递,跑者的年龄都在16到20岁之间,在大会当天抵达了东京,由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坂井义则点燃东京奥运的火焰。

Paste_Image.png

选择坂井的原因在于他出生于1945年的8月6日,也就是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那一天。所以,东京奥运也有走出战争、迈向和平、终结二次大战的记忆,迈向新时代的意味

三岛由纪夫在当时写下了《结合东洋与西洋之火》:

他(坂井义则,最后的圣火传递者)右手将圣火高高举起的时候,被那白烟围绕的胸前的国旗,恐怕闪耀在每个人的眼中,这样的感情并不夸张。……国旗的颜色和形状,在特别的瞬间好像有什么唤醒我们心中的某样东西。

唤醒的是埋藏在心中的败战记忆、唤醒的是民族的情感、唤醒的是一个新的时代就此降临,“已不再是战后了!

一切准备就绪,一场日本人与国际的盛会在1964年10月10日开幕。

带着办喜事的兴奋心情,下午两点,天皇裕仁、首相和国际奥委会的主席宣布了东京奥运会开始。共93个国家与超过五千名的运动员参与竞赛。

这次的奥运转播是第一次的全球性转播,美国当时所发射的“辛科姆”卫星让奥运会同时在不同的时区得以转播。

东京奥运的163枚金牌之中,日本得到16金,比起前一次的奥运多了12枚,整体的名次排名第三。或许日本得金牌较多的原因还在于奥运第一次将柔道纳入比赛项目,光是这一项日本就得了三枚金牌。

东京奥运的社会与时代

对于1950年代末期到1960年代初期的日本人而言,电影《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可以说具体地展现当时的情景。

《Always 幸福的三丁目》以1950年代末期的东京下町为舞台,建筑中的东京铁塔成为人们的希望。当时的电器公司发展出低廉且便利的电器用品。“三种神器”本来指的是日本古代神话当中的铜镜、玉勾和剑,昭和30年代指的则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电视、洗衣机和电冰箱(类似于我国九十年代的三大件)。

当多数的家庭都可以拥有这些商品时,之后日本国产的汽车、冷气机也开始生产出来,代表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过著现代生活,中产阶级的力量逐渐成形。

奥运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而言,都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但是,这些大规模的建设与经济成长也是建立在某些不公平的基础之上。衡量东京奥运以及1960年代的日本,除了光明面以外,黑暗面也是值得关注的议题。

我们只要想像大规模的建设一定得花上大量的人力,而在成本的控制下,劳工薪资相当微薄。日本政府以国家的名义动员10万以上的山区农民,他们在低薪的状况下,成为奥运建设背后的无名英雄。

日本国内当时最大的冲突在于美日安保条约所引起的政治与社会斗争,美国虽然在1952年结束托管日本,但一直是日本外交上最重要的主导者,1960年所签订的美日安保条约更把日本置于美国的管制与保护伞之下。

日本是否能够真正的从美国独立,或者只是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傀儡,一直是二次战后日本政治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围绕着美日安保条约的签订,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导致岸信介内阁总辞。延续到70年代的还有第二次安保斗争,以及之后的全共斗、冲绳返还、反越战和三里冢的抗争。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或许就是在美国的保护伞之下,日本才能不顾世界局势,专心地注意繁荣与复兴的问题。

东京奥运的成功的确是一个时代的转变,日本彻底离开战后的贫穷社会。虽然奥运的观光人潮没有达到预期,奥运后的几年经济甚至一度衰退。但是,整体基础建设对于日本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1967年日本的经济规模超过英国和法国,隔年超过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一直到近来被中国超越为止。

或许就是担忧亚洲第一的角色被中国取代,东京才积极争取2020年的奥运吧!

未来:荣光能否重现

对比1960年代的日本,半个世纪之后的东京奥运,也想要重现当时的荣景。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正是带领东京争取1964年奥运时的首相,安倍带领东京再度举办奥运的象征意味很浓。

就算出现很多相似性,历史也无法重复。二次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社会极度贫穷。但是从上个世纪九〇年代开始的经济停滞与二次战后的情况极为不同,日本在2020年是否能够重现复兴的故事,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