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的朝圣》098在路上之游拉萨,感悟清新与震撼,思考断舍离
来到西藏要默念四句话:眼睛向天看,灵魂归故里,身体下地狱,心灵受震撼。
这一路辛苦的旅程和别样的风光,是让王一夫二感受到了“眼睛向天看,身体下地狱”,这“心灵受震撼,灵魂归故里”又会是怎么样的真实呢?
在拉萨,王一夫二人从远近、前后欣赏了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设计,坐落在海拔3721米的玛布日山上,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更增加了其雄伟壮观,映照日月,昭示佛法无边,佛光普照。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参观人类的智慧结晶和建筑奇迹,怎不令人激动不已,怎不令人油然而生无限敬意。这三千多的海拔高度已经对王一夫二人是无所谓的高度啦。
大昭寺是拉萨最早的建筑,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具有无比神圣的地位。中国一般寺庙大门均向南开,但大昭寺门却向西开。这是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在当年入蕃时带来的释迦摩尼十二岁等身像,唐朝是往西取经,所以她设计的这座寺门面向西方。有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拉萨成为了佛教圣地。有话说: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
要去大昭寺,必先经八廓街,刷过身份证,进入八廊待 ,拨动了经幡,将自己的内心所思所想传播出天外。
来到大昭寺,随人们拜谒了大昭寺,大昭寺主殿上方,修饰着特有的铜鸟,宝瓶,金鹿,法轮,金碧辉煌。付费进寺,登上三楼,远见布达拉宫巍峨,与大太阳相映照,不怪乎是“日光城”。看寺门前,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信徒们旁若无人地向主殿跪拜磕长头。虔诚的信徒,身前铺地一条毯子,面向大昭寺站在毯边,双手(双手上戴着按摩手套)合十高举过头,再移至面部、胸前,然后全身伏地并两手向前伸,额头轻叩地面,口中不断念诵经文,然后双手向两侧划开到身体两侧,头及上身上仰,双臂支撑全身站立起来。再进行下一次的膜拜。这可真叫五体投地呀。这或许是世界上最虔诚的祈祷方式吧。
王一夫也有感而成诗一首:
千里朝拜日光城,
叩拜灵佛涤心灵。
魑魅魍魉君不见。
磊落潇洒度余生。
这些人文景观,每到一处,除了景致给人震撼,雄伟、博大,寺庙更令心灵震颤,感觉到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地被通透地洗涤一遍,无比清静、清爽;藏族同胞们虔诚的目光,无不透着对神明的坚定信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震撼着人的心灵,拷问着内心里那点阴暗的面。
走进西藏,来到拉萨,不由你不进行思考。人们或许会有疑问,藏族同胞笃信喇嘛佛教,虔诚而执着,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回报了呢,为什么会是这般呢?内陆地的无信仰的人们很不容易理解他们,或还有轻蔑。
到了拉萨,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着肉体上的羞耻,而且还存在着精神上的羞耻,我们应该尊重它。心灵也有其外衣,我们不应该脱掉它。”每个人对于别人来说都是一个秘密,我们应该顺应这个事实。人的生活分成两个部分,即肉体生活和灵魂生活,两者分别对应于人性中的动物性和神性。它们各有完全不同的来源,前者来自自然界,后者来自超自然的世界——神界。我们都是在黑暗中行走的人,然而,同样的朝圣热情使我们相信,也许存在着那样一个圣地,我们的灵魂在指引着我们前行,去寻找自己的上帝。“作为有灵魂的存在物,人的伟大和悲壮尽在于此了。”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分出了高贵和卑鄙。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在西藏阅读《西藏生死书》,很喜欢一段古老西藏的故事《赛月童子的父亲》:有一个非常穷的人,在拼死拼活地劳碌后,才好不容易地存了一袋子你我,他非常得意。回家后,他用绳子将袋子悬吊在房梁之上,以防备老鼠或盗贼。晚上,他就睡在房中袋子的下面守护着。他的梦想也飞了起来:如果我将你我卖出去,就可以赚到第一笔钱,然后用赚来的钱买更多的种子,种下再得谷物,再卖出去,那样,不几年后,可就发财了并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扬。我将讨老婆,生孩子,孩子名字就叫,他透过窗户看到天上的月亮,他有名字啦,就叫赛月。
当他做着黄粱美梦时,不觉睡去。此时,一只老鼠找到了上去的路,将绳子咬断。袋子从梁上掉落下来,正砸中这人,当场毙命。当然,这个“赛月”也从来没能出生过。
如果我们省察自己的一生,会发现我们每天都做着无聊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已经代替了我们的日子,有谁真正地好好活过了呢?
其实,生活很简单,“断舍离”已经为大家提供了太多的理念。但很多人只流于形式上的断舍离,标榜自己在做断舍离,如:进一步改善外部环境,让家变得美丽;扔掉无用的家庭用品、衣物等,让自己感觉家里简约大方;不购置新的家俱。以为这就是断舍离了。
而王一夫以为:断舍离不是简单地抛弃房中旧物,而是清空头脑中储存的太多的垃圾。
藏族同胞讲身体即“留下来的东西”。而当提起身体时就认为那只是人生过客的行囊而已,只是暂时的此生及此身的住处而已,有吃有穿,够用就可以满足。如果非要获得超出需要之外的得,人必将六神无主,诚惶诚恐,迷茫无限。
西藏上师喜贝仁波地开示:记得老母牛的榜样,它安于睡在谷仓里。你总得吃、睡、拉,这些是不可避免的事。此外,其他就不干你的事了。
当你有了断舍离的念头后,特别是形成某种精神时,何以还在乎自己家里室内的繁杂、散乱,或是简约、规整呢?而更需要关注的是自己的头脑空间里是否还藏有太多的思维、观念等等方面的垃圾呢?如果不清空头脑中的垃圾,你将看哪里都是乱与杂。而且不能够去除头脑中的垃圾,根本谈不上断舍离的理念。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被广大公众所接受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边追求所谓的断舍离,那边却在想着赚取更大的利益;这边扔掉旧东西,那边却买着新球衣;这边高唱舍,那边却心里想着得;东边日出,西边雨。
王一夫是个简约的人。特别来说,即使是自己买来的且物权已经归他自己所有了东西,他也绝对不要任意挥霍,而是将该东西的功能和作用发挥殆尽为止。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在这个大地上的任何物品,如食品、能源、木材等等,特别是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每个人每天能够少消耗那么一点点,世界就可以少消耗很多的能源、木材等,既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又可以减轻大气污染。这听来似乎有点小家子气,或说是“抠”,甚至说是寒酸,但放到大范围上去琢磨,还真是这个道理:哪怕我们少使用一次一次性筷子,就可以减少木材的开采进程。
当人有钱时,就开始了贪婪,却做了钱的奴隶。或许贫穷限制了王一夫类人们的想象力。假如“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么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他只奢求安贫乐道,所谓自我安慰式地追求“君子固穷”之境界。
叔本华称:富人空虚,穷人痛苦,人生的不幸永远无法避免。当富裕被欲望裹挟,就产生邪恶。当贫穷被自私裹挟,就产生仇富。富不是错,唯为富不仁者,没有好下场。穷不是理,唯怨天尤人者,没有好结果。
不要以为进行了断舍离就是在修行了,因为古人说:
雷打真孝子,财发狠心人,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
燕子不进寒家门,家猫不进白虎堂,
生活只欺穷苦人,佛门只度有钱人。
人睡三觉,命如纸薄。
但古人也说: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
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无论贫穷、富贵,回头望,终是一地稀碎,唯有平安、健康是福。
真正的断舍离是断执着、舍妄想,离心苦。
假如能够从心室里,从脑壳中剔除所有的执念,那就是断舍离无疑。不必追求其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