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产品设计产品经理@IT·互联网

敌情分析:产品经理的技术事儿(下)

2017-03-10  本文已影响130人  ZS_Random_Notes

上篇我们讲了关于产品经理的幻想与真身、各种技术事,现在继续下篇。
前情回顾:敌情分析:产品经理的技术事儿(上)

我们的PRD

产品开发过程是围绕着一份文档展开的,PRD,全称产品需求文档,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由产品经理撰写。
目标读者有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相关职能人员,还有老板。读完这本书,我的一个感受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后端工程师是最亲的人。前端工程师更像是手艺人,做工相对独立。而很多关键逻辑由后端实现,这些逻辑不确定性大、灵活度高,需要后端与产品更多的交流与推敲。因而产品经理的第一文档PRD的最重要读者,是后端工程师,当然其他人也需要精读。
其他读者中,前端工程师需要读PRD明确功能设计、尤其是UX交互,还有另一份UI设计稿参考施工。测试工程师,需要对照PRD验证功能。老板在过程中,会授意战略意图、提出功能设想、进行及时反馈,中间有多次正式非正式交流,文档除了PRD还有PPT、邮件等形式。由于PRD的读者主要是工程师,所以偏技术性的写作有助于工程师理解与执行。

一份PRD应该包括三部分:

一句话来说,PRD是一份沟通的工具。他不是一份写作的负担,而是切实帮到我们的朋友。

对话工程师

作者先给工程师画了个像,比如这是一群“自负”、固执、追求极致、理性、讲逻辑、简单的人。但我认为,这群人不是一张脸谱能准确描述的,这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和五花八门的爱好。
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同宿舍打游戏,同专业学出来,一个走上工程岗位,一个走上产品岗位,这就是不一样的人了,从此“你们”“我们”起来了么?我认为不是的。大家都是做事的人,也都想把事情做好,但因为立场、信息、工作性质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和工程师沟通的小技巧,包括参与技术讨论、沟通需求变动,遇到“这个功能做不了”、“这不是bug”怎么破,写的很务实中肯。

境界与进阶

可能是背景缺乏的缘故,某些章节我读起来很混乱,简单谈一下。

从境界来说,初级境界是功能思维,高级境界是产品思维。我猜应该类似,书要从薄读到厚,然后要从厚读到薄。功能是局部,产品是整体,能够恰当地取舍功能、有机地设计产品,需要很深的功力。
产品经理也不是千人一面,有三条发展轨道,我也是首次这么看:

对应到我们公司小红书,负责App的产品经理属于用户体验型,运营后台属于业务型,增长部偏数据型,电商产品经理偏业务型同时兼顾用户体验。

产品经理们如何进步呢?

我个人还有一个感受,产品经理还肩负着保持产品调性、升华产品灵魂的使命。所以在生活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品位,思想上做到适度超前,方能更好的完成这一创造性工作。

余不一一,与君共勉。

参考资料

宋哲在2016 微信背后的产品观 中英文版
豆瓣读书 产品经理必懂的技术那点事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