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读书旅行·在路上

通过几个年轻人的“乱涂乱画”,《中国日报》竟获报刊界奥斯卡!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1人  艺术留学加油站

说起报纸在你印象里是怎么样的?

是黑白相间的?

还是密密麻麻的?

“惊艳”二字似乎是报纸的绝缘体

然而,前段时间的《中国日报》国际版

却让 人惊艳万分

先跟随我的脚步去一探究进

这么洋气的报纸,大家纷纷表示:这还是我曾经看过的报纸吗?!就算看不懂内容(英语不好),凭这个精美的画面,别多说了,大家都想买一份收藏。

《中国日报》国际版作为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渠道之一,如此有国际范的中国特色无疑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报纸也是独具一格。

明明是明令禁止的报道,却浪漫地传达着:即使是大象,也是如花般需要保护。

美好的生活,如诗如画,阖家欢乐。

中国网络覆盖全球,毫无感情的数字信息,居然也可以和柔美的江南水乡融为一体。

高贵的靛蓝,地球仪中显而易见的中式刺绣,白鹤祥云中高铁破势而出,“全球文化”的韵味不言而喻。

论大熊猫的力量,

大概就是无人不爱。

“上海精神”就是海纳百川,

平等互利。

提起回家,

大概就是

让每个人都心花怒放的事。

如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报纸,连《中国日报》欧洲版的编辑都反馈说,这份报纸与欧洲其他同类报刊相比,辨识度非常高。

这么惊艳封面,当然是出自根正苗红的中国团队:《中国日报》美术部。

主任编辑李旻

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创作的《微信控》

曾获中国新闻奖漫画三等奖

主创之一的罗杰

创作的《中东闹钟》

曾获中国新闻漫画一等奖

另一位宋晨

同样毕业于清华美院

从2012年加入清华大学

官方网站设计组以来

400多张设计图被作为清华官网首页主图

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频获各种漫画奖,但他们却从来都不骄不躁,依旧在探索创新,他们一直都相信走得慢才走得远。

一起来欣赏吧

⬇️

早期的《中国日报》

在和美术部的同事们不断探索中,

最终创造出了现在

这样别开生面的画面。

这是一份中国窗口的报纸

封面“讲好中国故事”的立意

和创刊精神不谋而合

无论你做什么设计视觉呈现永远是最关键的

五月视觉传达课程表

快来看看哪个适合你吧

(均名额有限,抓紧时间报名吧!)

~快来报名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