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保卫战
南宋嘉定十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宋金之间的战火依旧在大地上燃烧,每一场战役都关乎着两国的命运与无数百姓的生死。
嘉定十年四月,战火在襄阳地区率先燃起,宋军与金军在此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而就在襄阳之战激烈进行之时,金军却另有盘算,派出一路军队直扑枣阳,妄图趁枣阳防备相对薄弱之际,一举将其攻克,从而打开南宋防线的又一缺口。一时间,枣阳被金军围得水泄不通,形势万分危急,城中的百姓们人心惶惶,恐惧的情绪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宋钤辖孟宗政,这位有着卓越军事才能和坚毅报国之心的将领,在得知枣阳被围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枣阳的重要性,一旦失守,周边地区都将陷入金军的铁蹄之下,百姓们将遭受灭顶之灾。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奉命率部驰援枣阳。孟宗政所率的部队一路疾驰,马不停蹄地朝着枣阳奔去,士兵们个个神情严肃,心中怀着对家国的忠诚和对金军的愤恨,他们知道,此行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容有丝毫懈怠。
当宋军援军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枣阳城外时,那场面着实让围城的金军大为恐慌。原本以为可以轻松拿下枣阳的金军,怎么也没想到宋军的援军会来得如此之快,而且看这气势,分明是有备而来。一时间,金军阵脚大乱,攻城的节奏被彻底打乱,将领们也开始慌乱起来,权衡利弊之后,金军无奈地撤围退走,枣阳城暂时解除了危机,城中的百姓们望着远去的金军,长舒了一口气,对孟宗政和援军的到来感激涕零。
然而,金军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对枣阳依旧虎视眈眈,企图再次寻机攻占这座战略要地。翌年正月,金签书枢密院事完颜赛不亲自率军,号称10万之众,又一次气势汹汹地朝着枣阳围了过来。那绵延不绝的金军队伍,犹如一条黑色的巨蟒,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所到之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在向枣阳城示威,展示着他们此次志在必得的决心。
孟宗政得知金军再次来袭,没有丝毫畏惧,他迅速与统制扈再兴会合,合兵一处,准备共同拒敌。就这样,双方在枣阳城外拉开了阵势,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就此开始。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战斗几乎从未停歇,大大小小的交锋竟达70余次之多。每一次战斗,都是血与火的考验,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金军仗着人多势众,一次次地发起猛烈攻击,他们试图从各个方向突破枣阳的防线,云梯、投石车等攻城器械被源源不断地推到阵前,士兵们呐喊着朝城墙冲来,那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枣阳城彻底淹没。但孟宗政所率的宋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凭借着对城池的熟悉以及顽强的斗志,一次次地击退了金军的进攻。孟宗政亲自在城墙上指挥作战,他目光如炬,时刻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变化,哪里出现危机,他就立刻调兵遣将前去支援。士兵们则在他的鼓舞下,士气高昂,用箭矢、滚木、礌石等武器顽强地抵御着金军的攻势,城墙上不断有金军士兵中箭倒下,或是被滚落的石块砸得惨叫连连。
可金军屡败之后,却并未气馁,反而攻城益急,他们改变了战术,决定对枣阳城采取长期围困的策略。于是,金军在城的四周开挖壕沟,那一道道壕沟就像是一道道枷锁,试图将枣阳城牢牢锁住。挖好壕沟后,金军便驻兵壕外,切断了枣阳与外界的联系,企图通过长围久困的办法,让城中的宋军弹尽粮绝,不战自败。
面对金军的这一计谋,孟宗政沉着应对。他深知,此刻必须要鼓舞城中军民的士气,同时还要想办法打破金军的围困。于是,他一方面广募壮士,号召城中的青壮年们加入到守城的队伍中来。百姓们听闻后,纷纷响应,大家都明白,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只有齐心协力,才有一线生机。一时间,许多平日里的普通百姓拿起了武器,和宋军士兵们一起站在了城墙上,共同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另一方面,孟宗政派出部将,率领精锐的小股部队,趁金军防备松懈之时,乘间突袭金军营地。这些突袭行动往往选在深夜或是金军换防的间隙进行,宋军士兵们如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摸到金军营地,然后突然发动攻击,放火、斩杀敌军,搅得金军营地大乱。金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搞得疲惫不堪,时刻都得戒备着宋军的再次来袭,根本无法安心围困枣阳,原本严密的围困计划也被打乱了节奏。
就这样,双方僵持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枣阳城中虽然面临着物资逐渐匮乏的困境,但军民们的斗志依然坚定,没有丝毫投降的念头。而金军在城外也是焦头烂额,久攻不下又围困无果,士气也在不断低落。
就在这关键时刻,随州(今属湖北)许国率领着援军赶到了枣阳城南之白水。这一消息传来,如同给枣阳城中的军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大家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孟宗政见时机已到,当机立断,乘机率部出击。一时间,城门大开,宋军如潮水般冲向金军,喊杀声再次响彻云霄。
金军原本就被宋军的突袭搞得疲惫不堪,此时又面对宋军的主动出击,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而许国率领的援军也从侧面加入了战斗,与孟宗政的部队形成了夹击之势。宋军将士们个个奋勇当先,他们怀着对金军的满腔愤恨,以及对胜利的渴望,在战场上与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金军在宋军的两面夹击下,根本无力抵抗,兵败如山倒,纷纷丢盔弃甲,朝着淮北方向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