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
谭嗣同从小接受封建正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但二者仍有一定的差别。孔子论仁,是就人论仁,强调的是仁的现实品格。谭嗣同对传统儒学道德观进行了改造。谭嗣同论仁,是从社会本体论仁,突出的是仁的理想性,其道德境界的立足点,由传统的入世之人转为全体社会成员。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到谭嗣同这里,仁也是《仁学》所论的中心所在,谭嗣同基本仍承袭了儒家思想之遗绪,视仁为人生之本。然而谭氏虽承绪儒家观念之仁,却又糅合了不同学理、不同学派的观点,并且着重从天道或形而上学的层面来阐发仁的思想,以致使他对仁的理解与传统儒家有明显的不同。
可能很多人会问,谭嗣同的死究竟有什么价值呢?
谭嗣同的死是很有价值的,
他的死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激发了很多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愿望,使很多有心救国之人纷纷开始以行动来拯救民族。虽然他们戊戌六君子之死是清政府为了威慑天下,保持自己的统治,但是真正的勇士是不会畏惧这一点手段的,他们只会更加奋勇的站起来,当这股力量汇聚成一股可怕的力量时,革命的时机也就到来了。这也是几年后的同盟会、各地纷纷起义的原因,直到最后,革命最终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因此,谭嗣同的死可以用那一句话来概括:“杀了我一人,还有后来人。”革命往往都是在这些先驱的热血和无畏中酝酿出来的,血腥镇压只会暂时遏制住局势,当真正的革命力量成形时,它只会更加可怕。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 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从我们的生活环境来讲,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接受 的教育都是唯物的一种思想的灌输, 所实行的教育使得很多人都是无 神论者, 宗教信仰对大多数人来说显得有些艰难。 当西方拥有耶稣时, 我们国人的精神信仰最终就会找寻到我们的一种文化传承上。 《论语》 就成为了多数人的一种信仰,孔子成了多数人生活准则。
当生活的物质水平在提高时, 生活反而在缺失安全感, 焦躁恐惧时 时笼罩在日日奔波的人身上。拥有的东西看似变多,有车有房有钱, 心里还是没有平和,没有快乐。得到的越多,越害怕失去,在对国民 幸福指数的调查中, 呈现了由于生活水平提高而上升, 但又因为生活 压力内心空虚而下降的情况。
一些看似无聊而又简单地道理,再扔回给你,就变成了新的 体会,变成提醒,变成心灵的一次突然的释放,看似无用,却能让你 停下脚步,静静的思考,获得人生新的定义。
你会开始思考,现在所做的是否是有意义的,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所追求的,要知道,所有的名利最终都会归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