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Day4 P46-55

2018-01-31  本文已影响23人  爱吃面条不爱喝汤
《资本论》Day4 P46-55
铁,麻布,小麦的价值,虽然看不见,但却存在于诸物自体内。必须与金相等,于金发生关系(只在它脑中存在的关系),它们的价值,才能被体现。所以,此等物的监护人,必须把他的舌借给他们,必须把定价条子贴在它们身上,它们的价格才可以传到外界。

这一段马克思展现出了他可爱搞笑的一面,物品于金发生关系这句话,他刻意在括弧内加以解释,是指存在于脑中的关系,其实不解释我们也知道的呀。

每一个商品监护人都知道,当他的商品价值以价格形态或想象的金的形态时,他尚未把商品化为金,每一个商品监护人都知道,当他用金评计价值数百万的货物时,他不须有一片现实的金在手里。在货币只用作价值尺度时,他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货币。

当货币用作价值尺度时,它是虚拟的货币;而当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买卖时,我们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换言之,在虚拟的世界里用虚拟的货币就好,比如游戏之类的,但在现实的生活里就要用现实的货币,每个人的实体都活在现实中,所以即使思想活在二次元,身体也需要很诚实。

价格,或商品价值在观念上转化成的金量,遂表现在货币名称,或法定货币标准的计算名称上了。

这里开始讲把金转换成货币,给不同的货币命名。不同国家的货币都是以一定的金属重量为金属货币的标准,不同的仅仅是分割程度和命名而已。

一个商品如要实际成为一个交换价值,它必须先放弃它的自然形态,由想象的钱转化为实际的金……商品,故可在其实际形态(例如铁)之旁,凭其价格,有一个观念的或想象的金的形态,但它不可能是现实的铁,同时又是现实的金。要确定其价格,只需在想象上,使其与金相等。但它对于所有者如要有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它先须化为金。

简单来说,如果要卖一块铁,只需要把它的价签放在旁边标明它的价格即可,不需要真的把一摞钱放在那里。但是如果想要用铁来换其他商品的时候,不能直接用铁来换,而是需要先把铁换为货币,再用货币去买其他商品。

马克思把这种形态的变化,为买而卖的过程,概括为公式

商品—货币—商品,W— G —W。依其物质内容说,这个运动是W—W,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是社会劳动的代谢机能。代谢机能得到结果,过程本身也告结束。

挣钱是用自己的价值换其他物品价值的过程,人为了吃住行而在努力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