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不好好读书,你要怎么办?(710)

2021-03-01  本文已影响0人  A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央视电视纪录片《镜子》,记录了三个辍学的问题孩子和父母的和解心路历程。其中有一个叫家明的孩子,一个高中二年级的男生。他非常希望做一个背包客游天下,他还希望有一些宠物,他非常喜欢那些狗狗,当然,她的这些愿望遭到了父母的无情否定。

它的父亲有一个很明确的念头就是,老子必须要努力挣钱,而你则必须无条件的听话,好好的去读书。

矛盾因此而生,并不断升级。

最后,家明辍学在家,根本不和他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而他的父亲始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问题,邀请他去上家长课堂的时候,他们根本是拒绝的,他认为一切问题都住在孩子的身上,只要孩子变好了,他们就没问题了。

这种现象在中国太普遍了很多,只是家明的父亲把它演绎到了极致的高度,孩子辍学在家,甚至,有一些家长把孩子逼到了跳楼的程度,——似乎,在这些家长的心目里面有一个无意识的念头,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要出人头地,只有听话好好读书。

我也曾经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我明确知道,当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听话读书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就被剥夺了最重要的兴趣和爱好,然后,他也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当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时候,他肯定要争取自己的声音,家明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足够强大,拒绝了父母的要求,辍学在家。

他和自己的父母甚至发生过激烈的肢体冲突,因为他自己身材足够和父母抗衡了。

佳明在面对咨询师的时候,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自己的要求从来没有得到满足,哪怕一点点,有时候,话音未落就被粗鲁的打断了。

他泪如雨下,声嘶力竭,情绪激动的述说对父母的不满。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孩子,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反抗,或者说是——对父母的粗暴干涉自己的自主意志的反抗,他还发出自己的声音,想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很幸运的,他的声音得到了重视,上了央视。

(可是有多少声音是被埋没了啊)

从他对抗的整个教育体系的背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僵化的、干瘪、刻板的教育体系。以及比这个教育体系更加僵化的、古板的一群家长们,他们无视自己孩子的要求,强加自己的意志到孩子身上。

而这些意志的来源,就来源于这个社会的整个集体的无意识——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一个年代久远的集体潜意识。

我们会这么欺骗自己孩子说,假如你不好好读书的话,以后就只能上街去捡垃圾。这些谎言如此深入人心,说起来如此得心顺手,我们根本没有反思。难道成功就只有读书一条路吗?

答案当然是未必。独立思考一定比书呆子强。老板未必都学霸。

数千年的科举制度造成了这个刻板的印象,这个深入人心深入社会潜意识的观念,以为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我们不能否定,读书是一条出路,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

但是,首先得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主观意识,这个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事情,当一个意志是无可置疑的,是可以无视别人感受的,是坚韧不拔的时候,那么其中也有很多人会成为牺牲品,比如孩子。

2,学海无涯苦作舟!

关于学习很多人都有这么一种偏见,认为学习就是苦的。诗中不是有写了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难道一代一代的读书人不是付出那么多的辛苦和勤奋才获得功名吗?

这个潜意识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现在我们有任何娱乐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罪恶感,我记得我在考高中的时候。为了要考上大学,不得不拼命的苦读死读,放弃了一切的娱乐,背负着家族的期望。

实在太累了,偷偷去打一盘电子游戏的时候,内心总是有一种莫名的罪恶感,似乎自己做了一件见不得人的丑事羞愧无比,痛恨难当。

现在我的孩子有时候一玩手机,家里人马上就会在那边大呼小叫,说孩子不应该去玩手机,不应该去太多的娱乐,就是应该努力的去读书,一切都为考上大学。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这个教育体系是僵化的,并且这些教育僵化的教育体系生产出了一批可怕的残酷的家长,他们要求剥夺自己孩子的快乐,要求自己的孩子埋头苦读,就为了取得那么一点功名。

有人在提到一个例子说,当他考了99分全班第一,回家希望得到一点肯定,可是回去他的父亲怎么跟他说?他的父亲一脸严肃的对他说,孩子,实事求是的说,你那丢的一分是怎么丢的?

尽管他已经获得了第1名,可是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赞赏。——为了怕孩子骄傲自大下次考砸了——所以我们的孩子学得很累,即便是最优秀的孩子,他也会觉得自己不够好,因为家长永远在看你的缺点,看你的失分项,从来没有看到你的优点。

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学习,简直就是毫无乐趣可言,并且这些曾经同样受苦受累的过来人,还沾沾自喜说,读书本来就是一件苦事情,你还想快乐的读吗?

3,快乐读书还可能吗?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这个教育体制是恐怖而残忍的,因为它是按照一条条的流水线要求所有的孩子,要求去除多元化,去除个体种迥异,去除迥然不同的孩子,要去按照同一个模式去管理。

剥夺孩子们的娱乐,要求他们埋头苦干,并且认为只有华山一条路。你想,这样的体系可以生出有热情有梦想有情怀的人才吗?

不可能。

这样的体系生产出来的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闷声发大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利己主义者。

充分尊重孩子的学习意愿,有着自己独立的兴趣爱好的孩子,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面我是看不到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而破除集体的潜意识,比如说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比如说,只有使读苦读书才能获得好成绩——只有把这样的集体潜意识,从大众的心里面清理出去的时候,孩子才有可能获得一片比较自由的惬意的天空。

从这个意义上面来讲,我觉得家庭教育意义重大,试图要把每一个孩子从恐怖和残酷的教育体系下面挽救出来。需要每一个家庭的觉知。

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建立起这样的一个观念,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真正的兴趣,被逼着去读的书一定是会读不好的。

比如说,我们曾经读过的那些知识最后都还给了老师,这是最好的一个证明。甚至高三年的孩子都会把自己读过的书全部烧掉,用这种行为表达——自己对这些让他们考上大学的知识的痛恨,这难道不是对于我们教育体系一个最大的讽刺吗?

希望家明少一点,快乐多一点。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710篇

2021年3月1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