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好好问个问题不

2018-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洁咔咔

从干燥的大西北回到温润的南方,我充血的鼻腔终于感觉舒服了不少,开始兴致勃勃地勾搭各路热爱敦煌学的小伙伴们,列了一张长得不见尾的list,有展览、书单、讲座,还有各种脱口秀节目和MOOC课程!!顿时觉得自己又入了个很大的坑。(至于其他的坑,以后再慢慢说~)

昨天聊了“信仰”,小伙伴说有点虚头巴脑的,那今天来点实的,说说“提问”。

话说去年看了本古典的新书《跃迁》,里面提到有两种必须自己修炼的底层能力,一种是归纳整合的能力,另一种是提问的能力。之前参加了某学习型组织的多场线下活动,对“提问式思维”非常感兴趣。一个好问题,才能引发思考,从而带来解答。但真正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却似乎总有点羞于启齿,也许我是个不善于提问的人吧。感恩这次敦煌之行,让我看到了“不善于”背后的真相,一个叫“基础”,另一个叫“动机”。

每进一个窟,不论普窟和是特窟,讲解员一般从窟的整体形制、年代背景开始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特别讲解1-2个突出的亮点,最后来一句:大家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去下一个窟。

这个时候,心里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老天呐,谁快来提个不白痴的问题留住讲解员呀!哎,因为我发觉自己只会提些诸如“老师,这是幅什么画?这是什么菩萨?”之类很好打发的白痴问题。(捂脸~~)每次只能干瞪眼,很不甘心的离开。真心抓狂啊,有木有!由此,我头一回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什么我问不出好问题呢?我欠缺了什么呢?觉得自己在迷宫里疯狂打转。

直到最后一天二刷莫高窟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摸到了迷宫出口的方向,这得多谢一位偶遇了两次的女生。她,圆滚滚的,架着近视眼镜,买了许多特窟门票(有米啊),手里拿着个手电筒(讲解员同款),在窟里东照照西照照,方向和讲解员永远不一致,看的很认真,时不时抛一些我从没听过的名词,会问讲解员很多问题。我们分别在东千佛洞和莫高窟偶遇她,她的提问让我们成功地和历经千年的文物古迹多呆了会儿,但她的提问质量跟我有异曲同工之“妙”(吐舌头~)讲解员用只言片语就可以轻松打发我的问题,但面对她的问题,讲解员常常无言以对,因为听了她的长长的铺垫后,不知道她想问什么。

回去的路上,同伴吐槽道:本来以为她很懂的样子,看她提的问题,也没比我们好多少。

我顿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想到了黄金圈思维。从what-why-how来看,我和她的问题基本停留在what层,没有进入问题的核心层。怎么会这样呢?也许我们本身的认知就很有限吧,或者说,我们欠缺一个整体的认知框架,也就是“基础”。无论是壁画,还是塑像,都和朝代有紧密的关系,代表那个年代的工艺和审美(嗯,清代的就特别招人嫌弃,噗~~),所以讲解员的解说通常以时间为轴。我回来后看了些相关书籍,发现有些白痴问题我自己也能回答了,比如,壁画的种类、佛经的种类、各种不同的菩萨的位置,等等.....随后,问题才能慢慢深入,比如,为什么这个朝代的窟里全是经变画,那个朝代的窟里说法图为主?为什么不同的壁画的欣赏顺序不一样?为什么东千佛洞壁画中的菩萨看起来特别粗犷彪悍?等等.....

基本的框架,带来分类,归类之后自然而然的会发现彼此间的关系,比如相同点、不同点、或者矛盾点,由此,进入到更深入一层的why层的思考吧。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我是个喜欢“想东想西”的人,俗称“想太多”,就为了几幅壁画,太矫情了吧。好吧,这就是我发现的另一个“不善于”背后的真相,动机。

首先俺不是个矫情的人。如果你一定觉得是.... 那就是吧(噗~)

我们回想一下,是什么让我围绕着“提问”想东想西的呢?是因为我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在窟里多待会儿,想得快抓狂了~~ 可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多了解这些历经千年的文物古迹,因为我是人文历史的爱好者。这一切,不就是“动机”使然吗?

如果说“基础”是“术”,那“动机”可以算“道”了吧。

下一篇聊什么呢?雅丹魔鬼城如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