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当代书法家国学与传统文化

写到平常 —— 朱永灵书法艺术展

2019-06-17  本文已影响4人  账号已被删除

  前 言

  书法艺术家朱永灵给我的感觉很“另类”,也很“边缘”。但他的这种边缘的另类不是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流浪艺术家的那种被迫的边缘与另类,而是一种自愿或主动地选择。他对书法艺术的态度与方式,在我看来则是注重内敛的个人体验,如同是这次展览题目“写到平常”的一种静态的处境和日常的修炼。

  朱永灵的本职工作与书法不太搭界。工作上他需要在现实中应对各方,而在书法艺术上,他不事张扬,为人低调。他虽然不是那种表面很有直接现实感的书法家,但对当代现实的状态却也十分关注。汶川地震后他创作的“《天国书信四十九札》——寄给汶川大地震遇难者的信”,反映了他的敏感与朴素的情感。也许他对书法界的“用世”学不来,或不愿如此,偏于独思,绝不随波逐流,试图保留一处书法艺术的个人园地,抑或还有一点象牙之塔的中国传统文人的逸趣。这也为他与当下书法界“江湖”的隔望作了注脚。不愿意卷入“现实的狂欢”,而是在“媚俗的混世”里求得一个心灵的纯净,甘愿本乎于心,顺乎于道,如此而已。

  尤其是看他的作品,能在日常的不经意中发现与人性相关的心境。他所要求的书法是不受外在的社会现实的制约而获得某种独立的想象,质朴、温宁、久远,没有黑暗与杂色,从中能看到时代、现实另一侧面的文人操守。较之于那些所谓的书法家到处题字,显得冲淡与祥和;与“笔会”等所谓的艺术活动更是隔膜。他作品的血脉都是从传统和书法艺术本身的思考而来的,有一种心灵洗刷的纯粹,在他的作品面前,似乎时尚的流行色变得淡然无味了。只要你看到他真诚和潜隐激情的作品,对他,对他的书艺,一切都会了然于心。所谓字如其人也。

  中国传统文化中恬淡自足的精神,儒家的道德实践和老庄的避世哲学被其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他洁身自好的中庸之道。可以说这是一种传统回归,但不是简单地寻求世外桃源,那是一种为逃避现实的过于喧嚣而成为一种廉价的当代性体现,而是在精神的静观里提供思考的资源,判断和选择书法艺术实验的各种可能性。或者说过于“入世”是沉湎于现实而迷失自我,倒是以个人经验为出发的“出世”,忠实于自我的人,才可以找到本我的存在。其实,“为人生”也好,“为艺术”也罢,这种不同的选择都是植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两种不同的经验:现实的参与和艺术的体验。因此它们也是对中国现代性的两种不同形态的表述方式。是耶?非耶?或许因人而异,复杂而已,但绝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因为,历史与现实与个人的处境,往往比我们想象和梳理的更为混杂和微妙。



飞文何洒落 援笔起风霜

——朱永灵书法印象散记

《写到平常---朱永灵书法艺术展》 作

  人生有很多偶然,朱永灵的书法就是在一种偶然的际遇中走进了我的视野,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2005年夏秋之交,有三位曾从事影视剧目导演、监制的年轻书家要在湖南省博物馆作三人书画展。我当时作为主管展览的负责人,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书画展能撑起当时湖南省内最好最大的陈列展厅吗?

  没想到,这三位年轻的书家各以其独特的书法造诣征服了长沙观众,好评如潮。其中周祥林的大幅狂草和工致的小楷,功力深厚;张智重的行草渊源有自,风姿绰约;而朱永灵的作品中,其简帛书的功底和章草的意趣更是洋溢着一种特别清新古拙的气象。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所谓书如其人,故言其书者,自然不可不言其人。

  朱永灵有一雅号,叫“若无”。这既是对“永灵”的解读,更是一种心境与追求的写照。“若无”不是虚无,而是若有若无的一种状态和境界。

  朱永灵有许多雅致。我曾在他工作的斗室内特别地感受过一次。那斗室内散落在书案和墙角的各类习作且不说,光是宿墨的臭味就给人以强烈的嗅味冲击。我原以为是他懒以清洗所至。可他却说,用宿墨书写,别有一种用墨的趣味,故久处其中而浑然不觉矣。

  朱永灵执着于书艺的创新和感悟,但更追求文人的雅趣,他并不在意场面热闹的什么大展特展,而是很经意地策划和举办着一个又一个富有文人雅趣的精致书画个展,2006年的苏州雅集,2008年的宁波天一阁雅集,都是在充满明清文人气息的古典园林中展示其颇具当代文人字画特点的书画展,其着意追求的文人书画意境,自有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时下流行书风盛行,但流行势必不会长久。朱永灵虽特别着意于线条的艺术表现、字形的结构变化和章法的空间布局创新,但它却能不受时风所左右,而能始终将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置于书艺的探索之中,以一种渊源深厚、古拙清新的线条组合和颇具匠心的空间布局来表现自己的平常心境,这在充满浮躁的时下书风中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李太白诗云:“飞文何洒落,援笔起风霜”。这虽然是一种对诗文创作神来之笔的感叹式赞美,但窃以为,借之以形容朱永灵书法创作时的风采亦未尝不可,故取之以名篇。

  己丑年初冬记于长沙斯是斋


平常心是道

——朱永灵书法的醍醐味

《写到平常---朱永灵书法艺术展》 作

  古人论书,必先论书者之德,然后评其艺。若人品不高,其书则不为世人所推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书品之评估,颇有形而上、主观唯心的倾向。

  吾友朱兄永灵,谦虚好道,淡泊名利。其书法清玄如芝兰之馨、正气如松柏之盛,恰如其人之品性也。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举国上下,以各种方式赈灾救难,安抚死难者和受难同胞。永灵作为一介书人,夜以继日地伏案抄写国人为追悼死难同胞所作的信文,在京举办了名为“天国书信——四十九札”的书展,展后将书作焚化,或系之于气球上升天空,以表达其对死难同胞在天之灵的无限哀悼。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感应。

  书谱云: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永灵兄的书法,实有此通会中和之妙。看似平常,意境深长;笔墨虽拙,大巧其中,写到平常,正是其书法的醍醐妙味。

  禅门中云:平常心是道,或云:无事是贵人,即意下示人不存造作之心,绝诸思量忖度,直趣自然而然之境界。永灵兄,悟性超然,直心于道,其书皆流自胸襟,平淡清雅,绝无虚饰,暗合禅宗玄奥。

  闻其近期欲在深圳举办个展,藉此胜缘,聊寄数语,以示庆贺云尔。

  2009年11月15日于东京玲珑山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