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七种武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3——碧玉刀
《碧玉刀》故事里主人公一直凭借着自己的诚实广交朋友,化险为夷,最终赢得了姑娘的芳心。正如《七种武器》中每一种武器都有其象征的一种精神或者说是力量一样,碧玉刀在本书中象征的是诚实。
而今天要讲的一种阅读方法,也如“碧玉刀”一般诚实,无繁杂的步骤,无花俏的技巧,就是一口气读完。在上一篇介绍“系统略读法”的基础上,这次讲检视阅读的第二种方法:粗浅的阅读。
(一)翻书到底,所获不菲
粗浅的阅读,这个名字看上去有点尴尬,粗浅是一个贬义词,而这里却是形容一种比较高级的阅读方法。但这种方法很好去做,就是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必纠结一个词、一句话或者这个篇章的不理解,只顾埋头向前。
作者讲了很多人就是拘泥于一看到不懂就停止,想搞明白,而一直不能向前,最后放弃阅读这本书;这种现象自己身上发生了太多,本来以为自己不行,专注力不够,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困扰地球人好多年。所以,作者建议,就是要快速读下去,读下去会有很多自己能读懂的地方,势必会引起自己的兴趣。“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里讲的是“翻书到底,所获不菲”。
当把一本书快速翻看完后,稍微回想一下,“这本书讲了什么?”,我相信大部分情况下你得到的信息肯定要比一直呆在前几页的状态要来得多。就好比,某人要去玩黄山,想想黄山历史底蕴深厚,要去玩还是要做好功课再去,当你在看很多资料视频、看很多攻略的时候,还不如马上行动,来到黄山,不管是登山还是坐缆车,到了山顶后的所获得的感悟,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肯定比查阅资料来得多。
(二)指读法
这里还讲到了——指读法,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这种方法,对于我来说,要在一个自己精神状态较好的时候应用,效果非常好。如果自己处于比较困倦的时候,再好的方法都不行。指读法,这是一项阅读的基本功。能帮助你把书翻到最后的一个技巧。
南宋著名儒学大师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不专注,随随便便地读书,什么内容也记不住,这就属于“假读书”。读书之前,一定要先摒弃杂念,收收心思,端正读书态度,我们不仅仅是用眼看书,更要用心看。当你把心放在读书上时,你的眼睛自然是专注的,读着读着就会渐入佳境,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你还可以读出声来。这种读之于心,入之于眼,诵之于口,传之于耳,全身心投入式地读书,一定让你读书更高效。
(三)不是终点,只是起点
很多人一定会把这种“粗浅的阅读”和中国古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法混淆了,其实这是两个概念。“不求甚解”只是要放弃旁枝末节,要把关键的部分弄懂、读“透”,而非“粗浅的阅读”,不关注“懂还是不懂”。那么,粗浅的阅读,这种可以把“懂”放在一边的阅读,到底是不是“阅读”呢?可行吗?
其实,这里作者讲得很明白。阅读有四种类型,同时也是四个递进的关系。最底层的是,基础阅读,只要是认字,一个字一个字读,读懂句子就行。而第二层阅读,就是检视阅读,他有两种形式,一种就是“六步法”,通过规定的六个步骤,抓住作者或者出版者最想给读者浓缩的地方,快速了解一本书;另一形式,就是这个“粗浅的阅读”,从头翻到尾。这两种方法,讲究的是效率,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在这个基础上,你能判断这本书是不是你想读懂读透的书。通过检视阅读,你觉得这本书不是你想要读的书,当然你用检视阅读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或者说是知识,也没有算浪费,当你觉得这本书你是想要继续读下去,那就进入阅读的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就好比旅游一样,先跟着旅行团,花最少的金钱和时间,快速了解这个地区主要景点和人文,如果觉得是自己意中的地区,再利用下一次时间自助游,把所有感兴趣的地方玩得彻底。如果你一上来就自助游,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却得到的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那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所以,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检视阅读的方法是有内在含义的。一个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读书读到对自己有用的书也是最宝贵的,两者能同时得到,必须先使用检视阅读。
当然,作者对于可以一点就不管不顾“理解”这件事,还是留了一点回旋的余地。他也讲了阅读的“快”与“慢”的关系,有些书值得“快”一点,有的书值得“慢”一点。慢不能慢到不值得(浪费时间),快不能快到损伤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