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需要“灵魂沟通”
吕鸿雁/文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啥话都不跟自己说,问也问不出。
每个孩子都渴望跟父母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如果孩子对父母封闭,说明敞开的时候受伤了。
许多父母喜欢用评价似的语言,用自己的思维来约束孩子,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例如:孩子回家和妈妈说:“班级里有好多女生喜欢我,该怎么办?”
当我们用评价式的沟通就变成了。
“小小的年纪,整天不学好, 思想那么复杂呢!不理她们,把学习学好了就行了。”
试想,哪个孩子愿意这样聊天呢?
我们采用一种共情的方法,用心灵沟通,没有评价似的语言。
“她们喜欢你什么地方呢?被人喜欢什么感受呢?”
“刚开始被崇拜很开心,后来整天围着我很烦!”
“那你能改变她们吗?”
“当然不能?”
我们一步步引导,让孩子自己思考来解决问题。
孩子会恍然大悟不能改变他人,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
如果当孩子被别人打了。
很多父母就会说,下回你狠狠地打他。你怎么这么窝囊呢!
我们要问孩子为什么打架?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母亲非常的有智慧。
孩子被别人欺负了,打算找很多朋友去报复。母亲拿着棒子也出来了。
她对儿子说:“我支持你。但是你要等我一会儿。”
不一会,儿子看见母亲拿来很多的包裹。
儿子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
母亲冷静地说:“打完架我们就要去警察局过夜呀,这是拿来换洗的衣服。”
母亲认同了孩子的做法,同时也告诉他这种做法的后果。
当孩子冷静以后,不打算这么做了。
我们还可以引导,除了报复他们,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
引发孩子思考问题。
一天,儿子疑惑地问我:“同学的父母对他们有求必应。这说明父母多爱他们呀!为什么考不好了还要打他们呢?”
他又继续问:“那些父母到底是爱孩子,还是不爱呀?”
我对他说:“你自己有零花钱,想吃什么可以适当的买一些。你有什么愿望也可以和妈妈说。”
我知道儿子羡慕那些孩子有零花钱,父母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的同学,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打孩子?
“那些父母是恨铁不成钢,想用这种方法激励孩子,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明智。”
“妈你真好,不用武力解决问题!”
最有效的沟通就是不评价好与坏,对与错,而是引导孩子去思考。家长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初中时,我走路有些驼背。母亲没少说我。我也想改,可是又无能为力。
那时我成绩不好很压抑,总觉得前途渺茫,而且胸口很闷的感觉。一个不开心压抑的人,就会走路驼背。
现在,如果让我那样走路会不习惯的,因为情绪改变了状态也改变了。
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6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