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寺人披见文公(一)
平时我们总说,说话办事要学会换位思考。那么,什么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即想人之所想。
但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换位思考还真不容易。每当遇到问题,我们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首先是习惯性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
因为,人都习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观点看待问题,欠缺同理心,所以,就很难设身处地地与人相处。
我们为何感觉与人相处很难,是因为你没有角色互换;你批判别人,是因为你没有将心比心;你会去伤害别人,是因为你没有去感受他人经历的痛苦。
当你换位思考,感受对方的感受,成为对方时,一切都将改变。
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因立场而带来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会因你阶级的改变而消失。
所以,除了理解,没有其他任何方式会让我们好过一些。
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才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得以解脱,面对生活中的那些乌七八糟的烂事,我们才能得以释怀。
而本文所阐述的大体也是这个道理,在晋文公与寺人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因为换位思考,晋文公多年的积怨得到释怀,从而摒弃前嫌,接纳了寺人披,同时也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曾经在外流亡十九年的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返晋国登上了君主的宝座。
但刚刚即位不久的晋文公根基不稳,人心浮躁。而晋惠公和晋怀公曾经的旧时重臣又个个居心叵测。
他们心里念着旧主,却又忌惮现任;想对现任马首是瞻,又恐这种见风使舵的行为为人所不耻。
于是,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为求自保,便一不做,二不休,决定焚宫弑君,刺杀晋文公。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宦官挺身而出,提前向重耳报信,救了晋文公一命。
那么这位宦官是谁呢?他就是本文的主角之一——寺人披。
寺人披,又叫勃鞮,他应该第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宦官。就从他两次刺杀晋文公重耳来说,此人绝对是个狠人,且是个忠心的、值得信赖的人。
关于这件事儿,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前672年,四大红颜祸水之一的骊姬作为战败方的礼物,被她的亲爹献给了能征善战的晋献公。
然而,这个骊姬野心勃勃又心思歹毒,她用美貌俘获了晋献公的心,然后恃宠而骄。
他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逼死太子申生,逼走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掀起了史上有名的骊姬之乱。
重耳,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也是后来的晋文公,他是晋献公的第二个儿子。
晋文公非常有名,他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在晋文公还是重耳的时候却被人暗杀两次,这人就是我们刚刚聊过的寺人披。
那么这个寺人披为什么要杀重耳,而且是两次。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吗?
当初骊姬害死申生后,还不满意,又将矛头指向了夷吾和重耳,为了避难,重温便逃到了一个叫蒲城的地方。
但骊姬还不肯善罢甘休,怂恿晋献公追杀重耳。
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于是派兵去蒲城刺杀重耳,而领队的那个人就是寺人披。
在危难之际,重耳翻墙逃命,寺人披穷追不舍,上去一刀,却只割断了重耳的一只袖子,重耳逃过一劫。这是寺人披和重耳的第一次过招。
后来,大难不死的重耳离开了蒲城,逃到了狄国。
三年后,晋献公去世了。这段历史我们之前聊过,在晋献公的葬礼上,太子旧臣里克将骊姬极其党羽一网打尽,骊姬之乱至此结束。
之后,重耳的弟弟夷吾回国即位,就是那个不靠谱的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觉得自己的哥哥总在外飘着,对自己的国君之位是个威胁。于是决定把自己的兄弟都赶尽杀绝。
在晋惠公即位后的第六年,他便派人去狄国刺杀他的哥哥重耳。
而这次晋惠公派去刺杀重耳的人,仍是寺人披。
看来,这个寺人披确实有过人之处,所以两任国君都喜欢用他做这种重要的事儿。
寺人披接到命令后,以最快的速度狂奔,只用了一天就到了重耳住的地方。
此时的重耳正在跟狄国的国君打猎呢,寺人披再次将重耳追得落花流水。
没办法,重耳只得逃到齐国去寻求齐桓公的庇护,这是寺人披与重耳的第二次过招。
而这次的狄国刺杀距离上一次蒲城刺杀已经过去了十多年,重耳也已经在外客居了十多年。
在逃过这次狄国刺杀后,重耳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流亡生涯。
这八年的日子颠沛流离,受尽屈辱。直到公元前636年,重耳才在秦穆公的护送下回到了晋国。
重耳回国的时候,他的弟弟晋惠公已经死了一年,他的儿子晋怀公刚刚即位没多久,但这个晋怀公却很不得民心。
待重耳回国后,便受到了国人的大力支持,再有秦穆公的加持,最终他杀了晋怀公,重耳即位。
但是,重耳即位却有人不服,会是谁呢?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