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计算过一生的时间用在哪里吗?

2016-08-15  本文已影响22人  梦不落的脚印

很多人会哀叹“我是拖延症晚期患者怎么解”、“时间都去哪了,怎么总是不够用”,“迷茫、迷茫,还是迷茫,不知所措”,在这个快节奏,信息传播迅速的年代,怎样都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仿佛有忙不完的事情,但又不知道做了什么?

时间都去哪了?

最近看《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在书中找到了答案。该书主要讲柳比歇夫坚持56年的“时间统计法”,整本书不太像是系统的理论分析,一板一眼条条框框,更像是柳比歇夫的日记,说他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怎么样做“时间统计”。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1890年4月5日——1972年8月31日),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生发布了70余部学术著作,从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到昆虫学等。业余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还写过不少科学回忆录。他一生涉及的研究特别广泛。

“时间统计法”是他年轻的时候创立的,通过记录每个事件具体的花销时间,来统计和分析,每月进行月小结,画一些图、列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他一生一直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柳比歇夫能精确的感应和计算时间,将每件事情精确到分钟,能合理的将时间和精力分配在事务上,并且高效率的完成。书中第五章中讲到时间统计法的生活方式,提到柳比歇夫能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激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激流之中,觉得出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读到这里让人震撼。都说光阴易逝,每天都是余下生命里最年轻的一天,我想我们可以学习柳比歇夫对自己一天、一个月、一年的时间进行统计,来看看时间都去哪了?让我们更合理的过有限的生命。

与其说是看“时间统计方法”,这本书更让我看到了一个伟大的与时间为伴的人物,他有一生奋斗的目标,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这样的人是幸福的,每时每刻都是在享受时间。

运用“时间统计方法”,实际就是一个记录,总结,反思,改进的过程,而且是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越来越完备,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发现时间的易逝和可贵,才会更加珍惜时间。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一生不长,不要忙忙碌碌,给自己确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运用“时间统计法”开始记录自己的生命轨迹吧,你会成为时间的朋友,那些“拖延症晚期”、“焦虑”、“迷茫”都会随之消失,你会越来越强大。“时间统计法”赶紧学起来,看《奇特的一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