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提出一个戏剧性的问题
如何从一个平面的、模糊的想法到立体的、包含戏剧性的立意?你需要不断地提出假设,最终找到那个戏剧性的故事内核。
故事开发的过程通常会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寻找故事,第二阶段是设计故事,第三阶段是故事的写作、修改,最终定稿。 “立意”属于故事开发的第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寻找故事最关键的一个部分。
想法和立意有什么差别?
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一天,你突然想写一个爱情故事,这就是一个想法。紧接着,你可能要追问:假如将一段爱情故事设定在昏暗的未来社会中,如何?这想法当然不错。继续将这一想法设定在一场死亡竞赛的舞台上,并且是为了报复几十年前的政治暴动,又如何?这便是《饥饿游戏》的立意。
现在你明白了吧。一个绝妙的立意就是一个更强大的想法,它会将想法提升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戏剧故事的平台。当一个想法暗含了或者是引入了冲突时,它就已经进入了立意的范畴。
一个好的立意是怎样的?
苏珊·柯林斯在采访中说过,《饥饿游戏》这个故事的想法来自于电视真人秀节目。但是,一个萌芽的想法还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她通过不断地提出假设,才找到故事的立意——如果在未来的反乌托邦式的社会中,年轻人在残酷的精英阶层的逼迫下,要进行一场自相残杀的比赛,并通过电视播放出来,以此来惩罚和控制从前反叛的辖区,结果会怎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饥饿游戏》的故事内核其实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因为将“爱情故事”搬到了竞技场上,处处渗透着危险、死亡的恐惧气息,因而产生了强大的戏剧张力。凯特尼斯与皮塔之间的逐渐展开的关系,形成了故事结构的主线,危险是男女主人公之间逐渐展开关系的催化剂。让读者提心吊胆的是凯特尼斯将如何生存下来,而这与皮塔息息相关。凯特尼斯想要活下来,这意味着她要抢先在被杀掉之前杀掉别人,杀掉那些和她一样不应该死去的孩子们,这对于凯特尼斯来说,不仅是生与死的考验,还面临着巨大的心里挑战。而这一切,都会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同时,如果没有面目可憎的大赛组织者和他们所效忠的反乌托邦式的社会这些反面力量,也不会把读者死死地推向男女主人公。因此,这些讲述故事的方式,也是一个好的立意需要考虑的。
如何将一个想法提升为立意?
立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关注的是“故事是什么?”,另一个方面关注的是“如何讲故事?”。“故事是什么”属于创造性领域,它能帮助你形成故事的架构;而“如何讲故事”是作者的叙事策略,也就是作者讲述故事的立意角度。
当你有了一个想法的时候,你首先要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如果……将会怎样?”立意的目标就是提出一个戏剧性的问题,然后将我们指向悬念、重大问题,指向小说中引人入胜的巧妙构思,而这正是戏剧张力、主题、人物弧线以及读者情感参与的前提。
但仅仅是提出一个戏剧性的问题,不足以完全抓住立意的潜力。在创造性之外,还有一个执行层面,那就是,你要如何用最佳的方式来讲故事。以第一人称现在时讲述的故事和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过去时讲述的故事,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对视角、时态的选择,就属于立意的执行层面。
除了视角、时态,立意的执行层面还包括你要选取什么样的叙事方式(顺序?倒叙?还是从中间叙述?)如何处理叙事旁白,以及在简单的线性之外的小技巧和结构处理等方面的选择。
通常,简单的线性结构是理想的,但也不总是如此。如果不理想的话,你就需要一个叙事策略,通过立意使得故事作品精益求精。
同时,我们也知道,你不可能将任何一个想法都变成成功的故事,正如你不可能将任何一个孩子都培养成职业运动员。所以,你应该如何选择呢?请记住,我们应该追求让我们感兴趣并为之痴迷的东西,并且将这一转瞬即逝的幻想留在书架上。
伟大的故事需要我们伟大的激情。当你将一个“如果……将会怎样?”的假设与一个更深层次的,经过时间检验的热情相连,那么,你就有了头绪。
立意
立意是一个更强大的想法,总结来说,立意就是充满了潜在戏剧性、张力和利害关系,预示着一段难忘的替代性体验的想法。从想法到立意,很关键的一步就是给你的想法找到“核心冲突”,引入了对立的双方产生对抗,由此,故事就立了起来。
立意是帮助你完善不成熟的想法的工具,也是你思考叙事策略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基础是找到故事的“核心冲突”,然后通过不断提问,一步步让你的故事立起来。
注:以上为写作笔记,不是作者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