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留美高材生万字“狂人日记”,揭示中国父母“吃人”真相
我们终其一生所做的努力,只是期待“被看到”。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每到年末,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会陷入一轮新的讨论热潮。父母催婚,父母给孩子压力,都能让很多人感同身受。
最近,一则“北大留美高材生12年春节不归,6年前和父母决裂,发万字长文数落父母”的新闻引起了一番热议。
王猛(化名)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在他身上有着很多光环,比如高考理科状元,北大高材生,留学美国前50名大学的研究生;但就是这样仿佛星辰般灿烂的孩子,却有着让无数人不解的“怪异”行为。
12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他甚至已经准备去北大读个心理学方面的博士,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于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近日,他写下万字长文,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给自己找到答案——在伤害已经发生后,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这则如惊雷般响起的“狂人日记”,揭示了中国父母“吃人”的真相,撕开了无数人内心的伤疤,也撕开了中国父母的遮羞布。
在他万字长信里,列数了大大小小的事例,父母如何给他带来伤害,而他如何自救不能。
在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父母对他的伤害,也看到了父母的困惑和不解。
为什么明明是最亲密的父母和孩子,却成了兵刃相见的仇敌?
为什么家这样带来安全感的地方,孩子却不愿意去栖息?
父母阵营的人说:这个孩子很怪异,不听话,不孝顺,简直是白眼狼;
孩子阵营的人说:这样的父母太残酷,温柔的刀,却如凌迟般肉疼;
在这万字长信的背后,摒除抨击父母和孩子的彼此伤害;我们或许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该做些什么去避免“教养的双输结局”?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父母们,我们能为改变下一代,改变未来做些什么。
01
电影《灵异第六感》里,有一段感人的桥段:小男孩因为具有通灵的能力,可以看到鬼魂,并与之对话;他对母亲说,他看到了外婆,外婆让他转告母亲,小时候母亲的那场舞蹈表演,她有去看,只是在角落里;然后外婆还回答了母亲在她墓前问她的问题,答案是“每一天”。母亲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失声痛哭。小男孩问母亲,她问外婆的问题是什么,她说“我有没有让你骄傲过?”
我们终其一生等待的,只是被看到,而看到才是最好的治愈。
美国心理学家莱茵曾说:“存在即被感知”。
孩子的存在感来源于父母的关注,父母的接纳和肯定。
孩子最害怕的不是失败,而是被否定。
在王猛这封万字长信的背后,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对于父母“看见自己”的渴望。
父母把他当女生养(对他的性别不接纳);
他想穿短裤,父母让他穿长裤(对他选择的不接纳);
当孩子不断地表达在学校遭遇的霸凌,和对于教育环境的不适应的时候,父母一次次给予了否定(你的感受不对,学校是好的,老师也是好的,有问题的是你)。
面对这封万字长信,父母的回应更令人唏嘘。“还是那些老事情”。父母一句话带过,他们不解的是,王猛为什么揪住这些细碎的往事不放,又或者,不会转念去想想父母对他的帮助和关爱呢?
真正让王猛不能释怀的,就是父母这种始终不愿意去“看到他”的痛苦和绝望。
他选择和父母断绝往来,形式上是激烈的。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他最终选择用这封信去表达的初衷,在于他内心仍旧渴望那份理解和关注。
没有被父母接纳过的孩子,不会有真正的存在感。
他们是没有根的孩子,随时在风雨中飘摇。
02
TED有一个很精彩的视频《如何教育孩子成为自己》,讲到了所有父母的痛点,我们真的有在用“心”教我们的孩子吗?
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可以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吗? 你可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吗?你可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吗?
父母估计会斩钉截铁地回答:“可以啊,我们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我们毫不怀疑自己在用心爱着孩子。
事实上呢?当孩子哭的时候,我们对他说,“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当孩子害怕的时候,我们对他说“不用怕,有什么好怕的?”甚至我们还会对孩子说,“你要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的!”
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离他的内心越来越远。
当我们跟孩子说,“你想吃什么都可以,说吧!”孩子说“我想吃炸鸡”,你说“不行,我们要吃健康食品;”孩子说“我想吃布丁”,你怒了“告诉过你多少次正餐不能吃这些?”
孩子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催促孩子“快点快点”;算了,还是听我的吧······这些都是小事,那么选择职业,选择性取向呢······
武志红在他的书《为何家会伤人》里,讲了一个母亲的求助:
心理咨询师问她:“第一次孩子系鞋带打结的时候,你是不是说还是你来吧。”母亲说是的。
咨询师又问:“第一次孩子煮菜的时候,你是不是说她弄得一团糟,还是你来。”母亲点头。”
咨询师又说:“第一份工作是不是你安排了一份你觉得不错的·····”母亲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
咨询师说:“从孩子第一次系鞋带你的反应推断出来的”。
母亲又问:“那我该怎么办?”
咨询师回答:“当孩子要结婚买房的时候,你给他准备一笔钱;当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始终给他帮助;其他的,我无能为力了······”
我们替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做了太多努力;最终,孩子不会选择,不会生存,然后我们才后悔当初剪了他的翅膀。
教育,是要让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让孩子跟内在的自己越来越远。而孩子成为自己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和父母分离,自己去面对世界的风雨。
03
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呢?
一件很悲伤的事情是,我们大多数父母都在使用一种非常粗暴的语言和孩子沟通。用命令、说教的方式和孩子对话。
而我们真正应该给与孩子是一份“专注的连结”,用“心教”去发现孩子内心世界冰山底下的真实自我。
当孩子拿了一个小石头跟大人对话,大人一般的反应是,“哦,就是一块石头啊”;或者是“走开,我忙着呢”。谁能蹲下来,融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围绕这块石头聊上五句以上的对话呢。
如果我们不能够好好地融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专注地说几句话。那么,孩子长大后,又怎么会喜欢和父母说话呢?
王猛和父母断了联系,或许只是和很多人朋友圈屏蔽父母的理由一样,觉得父母不可能理解自己了,那么,关上心门似乎是最好的出路。
与仇恨无关,只是失望而已;和决绝无关,只是在呵护自己残破的心而已。
当父母愿意认识孩子,就是给与孩子最大的尊重;当父母愿意倾听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的表达。
04
孩子渴望被倾听,也渴望自主和独立。
孩子常常因为自己的弱小而感到痛苦,从出生开始,各种“无法自主”就带给了孩子无尽的挫折感。而发现自己的力量,就是成长的必修课。
每个孩子都需要一座又一座的奖杯,这些奖杯需要他自己去赢得。
父母给予孩子的肯定,带给孩子“存在性”安全感;而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带给孩子成长的满足感。
二者缺一不可。
05
王猛的这封信是自己内心的呐喊,也是对于年轻父母字字带血的劝诫。
作为一个“成熟”的“孩子”,我们能做些什么?
假如我们有幸遇到一个尊重和理解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拥有了良好的“自我感”;我们应该积极地感恩,并回馈对方同样的爱。
假如我们不幸是“王猛”一族,我们能做的,是学会治愈自己,和生命和解。我们不能强求自己和父母和解,但可以和生命和解。
我们要直面现实,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父母不能改变,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另一方面,我们要放下执念,我们因为父母而感到痛苦,这件事情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愧疚。
接纳现实,也接纳自己在现实中的情绪,才是我们生命的转机。
学会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一段新的亲密关系中治愈自己,求助专业人士的帮助,都是我们可以重新治愈的机会;
学会斩断原生家庭的链条,更好地孕育我们的下一代;
如果有能力,学会反哺父母,去改善和他们的关系。
对于“王猛”这样的孩子,有生之年和父母的和解,是他们最大的功课。更悲伤地说,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等不到那句“对不起”和“没关系”。像《灵异第六感》里的妈妈和外婆,把这种“未完成的情结”寄托一个孩子去完成,那一生都无法实现的良性沟通。
在知乎上曾看到一位网友谈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他的观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孩子和父母其实是互相成就的关系,父母孕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回报”。而我们常常更多看到了父母的付出,却没有看到孩子给予父母的回报。
撇开了物质上的投入,精神上父母和孩子给与对方的爱和被爱其实是对等的。
认清这一点,或许才是我们澄澈“父母心”的最终良方。
是的,孩子并不曾亏欠我们什么。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值得平等、尊重,爱和被爱。
爱是彼此的珍惜。
对于所有年轻的父母来说,有两个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个是爱的根,一个是自由的风,共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你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柚子妈的鼓励!
也欢迎你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感受!
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最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