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认知标尺
知识付费这个领域因为数字支付的普及而迅速崛起。知识付费越来越像买书,很多人书只是买来而不去读。
因为会想象读完一本书或者学会某种技能之后的成就感,根据这种想象得来的快乐,很容易就一时兴起输入支付密码送出现金。
然后就放在那里,因为我们潜意识里知道,即使知识付费这些老师已经把知识嚼碎了喂给你,但是要吸收起来还是需要脑力的。不可否认的是,费脑子有时候是有点痛苦的。
这个时候,我们花了199买了一个课程,得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买的那一瞬间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觉,对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希望。也就是说199买了一个假想的快乐的感觉。但毕竟心至少是上进的,不是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学了。如果是觉得这个课程没有意义的话,这也合情合理,毕竟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会被下一个更有意思的课程给吸引过去了。
很多人都是这样,今天搞这个明天弄那个,都是被新鲜感驱动的。喜欢新鲜的东西是人类的本能,在远古时期新鲜的东西本就不多,所以我们很容易熟悉了一个新鲜的事物之后,下一个新鲜事物才会到来。但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鲜咨询供你参观。
这就像和多个人打架,如果每个人都应付过去,那么会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只有对准一个人往死里打,这样才有胜算。
被新鲜感驱动的背后,是对困难的逃避。一门课程的前面30%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中间30%会略难,在略难的那一部分之中,会发现进展缓慢,有时候甚至会感觉停滞。这种感觉的确是煎熬的,相比之下另外一门新课程的前30%的得到看起来简直易如反掌。此时就很有可能放弃了当下的课程,转到另外的课程去了。
这个时候,我们花了199买了一个课程,得到的是什么呢?就是你理解了那30%的内容的价值。即使这样,我也认为这已经回本了。
而关于被新鲜感吸引、被困难推开的本质是什么呢?本质就是衡量认知成长的标尺出了问题。比如说一个专栏里面有100篇文章,你理解了一篇就是学习了1/100。这是大部分人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是这样吗?100篇文章,每一篇对你的认知认知提升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在作者表述没问题的情况下,一篇相对理解容易的文章对你的提升可能是1,而一篇相对难的文章对你的提升也许就是10或者100。
也就是说当你感觉理解起来有难度的时候,那才是能够真正提升你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时刻。所以读一篇成长1点的文章也许需要一天,读一篇会成长10点的文章也许需要十天(或许少于十天)。所以这并不是停滞!成长依然继续。
同样的道理,你去网上搜索一个令你疑惑已久的问题,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不代表这段时间你仅仅解决了一个问题,也许你已经学习到了大量的解决这个问题的背景知识。所以成长不一定要报什么课程,去网上搜索那个困惑你已久的问题的答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成长。
那么我们继续推理也许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难懂的书多读几遍,要比读完几本容易理解的书更有益处。
当我们完整地完成了一门课程,这个时候,我们花了199买了一个课程,得到的是什么呢?也许你只是对这个知识更加熟练了而已,因为它对你来说太简单了,此时得到的也许是有限的。又或者这个课程对你来说有点难,你啃掉一个难啃的骨头,此时得到的价值也许是199再乘以一百,又或者一千,甚至是一万,这都有可能,反正就是你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