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班级作业

SCI至上,是结果,不是原因

2020-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记住这个微笑啊

今天是女生节,明天是妇女节,祝:天下所有的女性,节日快乐,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这周本来怀着很好的心情,每天看看书,带带孩子,没想到一纸文件下来,这周的主旋律成了安慰自己的老婆,鼓励她一切往好的方向看,但实则我也知道:之前好的政策,往后肯定没有或者只会存在那么一点点,毕竟客观评判标准已经变得不重要了。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为了“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破除论文“SCI至上”,“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高校良好创新环境,加快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推出一系列破四唯落实措施。这一重大变化引发科研人员和博士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实际上,在这之前,我身边的很多优秀的研究生同学已经用中文发表多篇科研论文,但当我研究生阶段问他们:如何做科学研究?如何做学问?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科学问题,也不知道什么叫科研假设。听起来确实有点不能接受,但他们写文章完全是一种套路化的劳动,只要按照一篇范文的模式,将文字写出来,实验数据用图表呈现出来,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而相反,我也曾咨询过我的博士老师们如何撰写SCI时,他们告诉我:首先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然后在自己所要研究的领域发现如何寻找科学问题,如何提出科研假设,又如何用通俗、严谨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观点,同时在与审稿人斗智斗勇的“诡辩”中学会如何进行理性辩论,最后再用正确的英语语句表达出来。在这期间会有审稿人多次发邮件询问一些问题和技术理论支撑在什么,而就是这些往来的交互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及时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都是他们亲身体会后的确切感受。毕竟国外期刊在作者论文提出的点上,很在意其逻辑性和严谨性,这点的的确确比国内期刊要好很多很多。

其实,一个高校究竟怎么样,一个专业究竟如何,难道高校自己不明白吗?一个人是否优秀,难道同行和自己不清楚吗?试想,如果能借鉴一些科研管理体制相对成熟国家的管理模式,取消对研究机构的繁琐评估和人才评估的限制,不再将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那样才可能从根源上消除各种“至上”,各种“唯”。

毕竟是由于存在这些评估,SCI才获得青睐,某些指标才成为入选范围的门槛,导致研究机构将任务层层下放,让大家拼命撰写SCI论文,最终造就“SCI至上”的结果。如果没有了繁琐的评估,各研究机构也就不会到处抢那些所谓的人才帽子,也就没有“唯帽子”;没有对帽子的追求,也就不会唯文凭、唯论文,学校和家长也就不会再唯分数、唯升学的情况,学生反而可能会更加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打破一些特殊权利、消除歧视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SCI至上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而我认为:如果作为一名博士,不能在自己所属的专业SCI刊物上发表论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储蓄和能力,该如何证明自己满足博士毕业所应拥有的技能和条件?又如何在毕业后更加公平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所取得的成果?现如今遇到这么一改革,很大可能未来博士毕业,不会要求博士生需要发表SCI论文的需求,如何这种情况发生,我不知这和硕士研究生毕业又有啥区别?博士的含金量在哪?付出和收获又在哪?

如果最终真改成一些非客观的标准,曾经一度对博士生营造的公平将不复存在,最终靠的就是自身的人脉,圈子和财力。那这样对学生的公平和公正从何而谈,难道就不应该考虑保留在学校给学生最后的一丝公平吗?

这也就是这周我老婆一度很难受,一度怀疑自己:我曾经读博士的意义在哪?本以为可以不断努力和学习,发表自己研究方向的高水平SCI论文,最终可以顺利进入高校,拿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安家费,可现在这些很多她本可以拥有的,之后或许什么也没有了,想想她心里就很难受,努力拼搏三年和所有同学拉开差距,可最终毕业后找工作的结果却很大程度上和大家都一样,是我,我也很难受,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