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途中 | 感受不一样的人文历史

走进 | 那一段新疆記憶

2022-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Athena14333

七八月,正是新疆旅游的旺季,哪儿哪儿人都多,南北疆地区多是以人满为患,当然喀什地区也不例外。但就自由行酒店选择的问题上,个人认为还是应该以交通便利及舒适度为主,选地段真的不可取,这一程下来我们依然认为格林系列虽然不占最佳地段,也并非五星级酒店,但服务及其他却是最值得拥有。

甚至还有朋友戏称:今年能来新疆旅行,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那就是必须身体健康,且有钱,又有闲。(特指中老年人)

新疆地广人稀,坐车坐到疲真是硬道理,因为地广,所以车程较长,用时也更久。关键就是这个时候能出行,符合条件出行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他们不是退休后儿女孝顺,家中无忧,就是老两口感情好搭伴儿出门玩儿。

再有,新疆旅行价格上确实相比别省要高,特别是今年的价位,出行前我也是找朋友多方了解,让我的心不由得颤了一下,但还是下定决心要走一趟~

那么今天就来更一篇知识分享,“新疆记忆馆”。

西汉·屯垦戎边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为巩固疆域,就已经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西汉首开西域屯田,屯垦戍边乃成中国历晁错首倡屯星戍边·桑弘羊,赵充国均献屯田之策。历史证明,“屯田兴则西域兴,屯田废则西域废”,屯垦戍边确实是中国历代王朝治理新疆的千古良策。

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

在当时那个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少数民族政权都力图争得对新疆的管辖。受丝绸之路影响,各民族不断融合族和中原汉族不断入疆,携手共建家园构建,加速民族一体化,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割据混战,但中原政权始终难得统一。

因而,各族间的征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融合。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为促进民族的大融合。

隋唐时期•丝路盛景

隋唐时期,是陆路丝绸之路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序,那时国力雄强、经济繁荣且文化昌盛。

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贯通,线路纵横交通,形成网络,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四通八达,其间虽因安史之乱、吐蕃阻隔导致丝绸之路亦有道路变迁,但却从未中断。

五代辽宋金元明时期•生生不息

从动荡时期到江山一统,中华大地又经一轮大迁徙、大融合。在迁徙中携手互助,形同一家。

但各政权自居正统,但追求统一。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继而辽、西夏、金亡后,百姓西迁入疆,于是西域就出现了多政权并立局面。

而后又经历了一个融合时期,首设行省,屯田设市,建水陆驿站,以保丝绸之路再现盛况。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东汉 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这件是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它是1995年在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出十,时代为东汉。

该护臂长18.51厘米、宽12.5厘米,护臂呈长方形,两侧各有三根黄绢系带,系带长21厘米。锦为蓝地,黄、绿、白、红等色经线显花。

图案以动物为主,有孔雀、仙鹤、辟邪、夔龙和虎等祥禽瑞兽。以卷曲的植物蔓藤及两蕾花作间隔,花纹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从“五”字后每隔三字有三色的同心圆纹饰。质地厚实。

图案纹样华丽流畅。织锦色彩绚烂,纹样诡秘神奇,所载文字激扬,为汉代织锦之精品,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从材质上看,“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是用汉代最高规格和纺织工艺水平的华丽织锦为面料裁剪缝制而成。出土时,它和弓箭、箭簸、刀鞘等放在一起,昭示着墓葬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是汉代成熟、精湛的丝绸制作技艺的绝佳反映,它透射出古人的智慧光芒,逾千年而益新。“五星”织锦的发现,也揭示出一个重要史实:古代西域历史悠久,文化形态多样,文化因素多元;中华文化对西域历史文化的影响,时间久、范围广、规模大、程度深,对西域古代文明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西域古代文明更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这里也能够找到一些关于“龟兹石窟艺术模式”的文字及图片介绍。

来到“新疆记忆馆”,首先先回顾一进门大篇幅的石雕创作下,活灵活现的每一段历史,用实景化的创作和详细的文字介绍来讲述着曾经的那些故事,虽然当日参观顶着大太阳,但我依然驻足于此,虚心学习。

再进入到馆内,系统的学习观赏。细细来品味“新疆记忆馆”题词中的那一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卫国影像现不对外开放,虽然留有遗憾,但也为这一程留下了些许期待的影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