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急转弯——职业生涯社会互动趣事

2019-03-24  本文已影响0人  理想主义文文

一、以清晰价值观互动

九十年代末,在一次华南大型防波堤项目设计方案的评审会上,一位院士评审专家提出,设计院提出的断面设计方案还有进一步压缩的潜力,因为按规范的堤顶最小块体数,还可以减少,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投资。

王汝凯大师代表设计院作了很有说服力的回应:防波堤是把自己置身于恶劣环境,为别人创造良好内部环境的构筑物;一旦防波堤出现破损,直接影响到港湾里的船舶与码头设施的作业安全;这注定防波堤设计要考虑更多安全储备,因此,我们不建议在设计中取规范最小值。

在评审会上,双方其实都在用价值观交流。那位评审专家的观点是经济性——在不违反规范条文规定的前提下,取最小值,以最大限度降低项目造价。而王大师则强调项目的功能,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提出在规范建议范围内取相对大值的合理性解释。在最后,王大师举了另一个已建成防波堤的例子——由于当时评审专家与业主坚持取最小值,在最近一次强台风袭击后出现严重破损的事实。这样的回应陈述效果显而易见,会上没有人再反对。

二、快速转换角度、因势利导去避免纠缠

2002年,广州当时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设计项目在一周内连续经历两次评审。

首先是交通部组织的项目专家评审会,会上专家组组长认为,集装箱码头所处的海域虽然较开阔,但天然掩护条件还不错,应按有掩护水域进行高程设计。设计院所提的标准明显偏高,应该大幅减低。其他行业评审专家也纷纷附和。我解释,未来50~100年,全球海平面将持续上升。国家海洋局2000年公报,要求相关部委充分重视这一因素。目前水利部相关规范已作调整,但交通部还没有。因此,我们认为在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留有余地是合理的。参加评审的交通部官员马上表态,前不久交通部黄镇东部长曾专门召集大家,要大家关注此问题,因此,设计院的考虑是有前瞻性的、合理的。既然这样,专家们也就不再纠缠于此了。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几天之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组织的本项目专家评审会上,另一批同样著名的行业代表性专家对同一个项目却给出了相反的专业意见。专家组组长提出,集装箱码头所处的水域宽阔,应该定义为无掩护开敞水域,以此理解,则设计院标准明显偏低。建议重新复核,提高港区陆域高程标准。同样,也得到其他评审专家的附和。我乐了,对专家组组长说,如果大家的意见是对的话,那我们国家所有行业代表性设计院(均或多或少参与过本区域内的项目设计工作)都错了——我们项目所处位置的掩护条件不是区域内最差的,但我们所采取的标准可是珠江河口区域内所有已建成投产同类型项目最高的。这些专家主要来自各设计院,因此都非常知趣,也就避而不谈了。

虽然,我们在陆域高程设计取值上既考虑了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考虑了周边港口营运的实际情况。但在评审会上,如果我们纠缠在规范具体条款的理解、公式参数选择等局部细节问题,我们很难获得共识。尤其是大家专业知识背景相距甚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很多局部问题的讨论,如果把放置在更大的叙事语境里,更大的环境背景中,反过来易于统一看法,达成共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