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养儿手记两性情感

“认同”感受之“对爸爸的爱”

2017-02-22  本文已影响65人  赵欣Ella

文:赵欣,2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岛37度妈咪创始人。

正文:

正面管教里面有很多的工具,但我过去一年里几乎没去翻看那52张工具卡,因为太多的声音让我感受到,如果只是使用工具,可能会让正面管教变了味,更可能让那些好好的工具真的变成了父母进一步“控制”孩子的工具而不自知,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我宁愿一遍又一遍的去重复理解那些工具背后的理念,单是一个“尊重”二字,就被我反复咀嚼了接近一年。

你会发现,当你对那些理念理解的越透彻,在生活中找到越来越多的自我觉察的点,当你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很多工具会不自觉的带出来,并不需要刻意去用。

比如我之前分享过的日常惯例表。

再比如我今天要说的“认同感受”。

“感受”这个词,应该会是我学习正面管教以来继“尊重”之后,同样会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反复咀嚼的一个词,但是相信有对“尊重”的理解作为基础,这个词的进度会更快一点,但我一点也不着急。

不管是谈“尊重”还是谈“感受”,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先关注自己。

做到尊重自己,才能真正去尊重他人。

识别和“认同”了自己的感受,才能有感知他人感受的能力。

在接触正面管教近两年以后,我才开始对正面管教最核心的“感受”有所启发,但我相信这漫长的思考和积累带来的实践,一定比盲目为了用而去用正面管教更真实更长久。

“认同”感受之“对爸爸的爱”

铺垫了这么多,其实是想分享最近儿子对爸爸的依恋。

春节前后爸爸都是和我一起陪睡的,儿子好像习惯了这种模式。

假期结束爸爸工作忙了起来,通常都是儿子睡下他才去回复邮件处理工作,陪睡的机会少了很多。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在朋友圈分享的儿子睡前小话唠模式的那些童言童语,仅仅发生在爸爸陪睡的夜晚。

爸爸不能陪睡的日子,儿子会念叨无数次爸爸走了,爸爸没有了,我开始就是告诉他爸爸去工作了,待会儿会来陪我们一起睡之类的。

但是有一天,儿子的声音是那种充满了感情的想念,很委屈的一声一声重复“爸爸没—有了,爸爸没—有了”,我突然被触动了,情不自禁的开始跟着他重复:爸爸不见了,cancan看不见爸爸了,cancan想爸爸了,又突然想起来那句“有时候最好的倾听就是闭着嘴巴就可以发出的声音,嗯~哦~”。

我接着就开始仔细听儿子的话,用嗯~嗯~去回应他。

然后他居然很快就安静下来睡着了。


过了几天,爸爸因为老家有事回去了一趟,有一个晚上没有回来睡。

白天三顿饭,儿子念叨了三次,锅里还有,给爸爸留着。

然后在早教,读书,吃饭的各种不同场景下,突然发出“爸爸没有了”的感慨。

妈妈做饭的时间通常就是爸爸陪着玩或者读书的时间,而这一天儿子在这个时间的表现实在是,就一个字,各种哭,难道是触景生情想起了爸爸?

睡前还没关灯穿睡袋就开始哭“爸爸没有了”,我跟着重复,“爸爸不见了,cancan都一天没见到爸爸了,cancan想爸爸了”,居然很快就不哭了。

但是灯一关,手里抱着小熊突然很急促的开始一边哭一边说,看不到小熊了~换纸尿裤~我问给谁换纸尿裤啊?给cancan,我确信纸尿裤没有尿湿之后,黑暗中假装给他脱下来,假装拿了一个新的给他换上。

还不行,要给小熊穿纸尿裤,这是什么路子,以前没有过的。我开始有点不耐烦,明天再穿吧,纸尿裤没有了,不行,继续哭,必须穿。

好吧!黑暗中摸了一个纸尿裤递给他,你来穿吧,试了一下穿不上又哭,穿不上~我给小熊穿上纸尿裤,儿子满意的看看,居然慢慢安静下来,抱着小熊慢慢睡着了。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表达他对爸爸的想念吗?这只小熊刚到我家时被定位的角色可是他的儿子。

“认同”感受之“对爸爸的爱”

然后就这个场景,让我不断想起“认同感受”这个词。

其实不管我们认同不认同,孩子的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看到孩子的感受,有没有能力去感知它?

而且,当孩子有了这些感受,他外在的表现就只是哭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试想当我们自己在哭的时候听到下面这些话,会怎样?!

-除了哭你还会干什么!
-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
-没事,没事!一会就好了!爸爸明天就回来了!
-别哭了,别哭了,你能不能不哭啊!
-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还不行!
-好了别哭了,给你给你!
-男子汉才不会哭呢!
-不许哭,闭嘴!

其实这些话脱口而出挺容易的。

如果我们很难控制自己,或者不知道怎样才是更好的方式,试着不说话,只是抱抱他,让他在我们的怀里尽情的哭一会。

或者试着去仔细听他说的话,用最简单的方式去回应他,带着一颗好奇心,给他机会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完。

“嗯,是吗,这样啊?
我知道,我知道。”

在孩子哭泣的时候,其实是他最需要爱的时候。

单是做到这一步就挺难的。

“认同”感受之“对爸爸的爱”

“认同感受”通常被叫做共情,而共情能力曾经被哈佛大学的研究列入十大成功要素之一。

但我的标题里面“认同”是加引号的,一方面,感受是真实存在的,由不得我们认同不认同。

另一方面,为了认同而认同,为了共情而共情,通常会适得其反,我们可能都过那样的经历,自己遇到一件事情,没觉得怎么样的,但是旁边很多人都来安慰你,对你表示理解,同情、你那个时刻的感受会怎样?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有个情绪管理大师的朋友打电话给她,说,来吧,我需要你跟我的情绪呆一会儿。

是的,不需要解救,不需要修复,不需要安慰,甚至不需要“认同”,仅仅只是跟他的感受呆在一起,就很好。

这并不容易。

我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有感受是不好的,我们必须压抑自己的感受以“委曲求全,顾全大局",但压抑久了结果会怎样?

情绪的大爆发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作为父母得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我们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学会满足自己,然后让这个重新成长的自己去帮助我们的孩子学会和自己的感受相处。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