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家校携手共创幸福教育人生

2023-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丹_4308

    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郭文红老师

      “当你心情沮丧的时候,并不是你做得不好。”

      即便是南师大附中的校长,也会有不被认可的时候。

      我们在心中要明确,家庭教和学校教育的区别。学校教育是面向集体,阶段性的,教授的是知识;而家庭教育是面向个体的,终身性的,塑造的是孩子的人格。学校只是孩子早期家庭教育弊端曝光的是实验站而已。

      反思:所以,面对家长和学生,我们老师要放下焦虑,放下对自己的苛责。细致而有尊严的展开自己的教育生活,自信而又坦然的面对每一位学生个体。引导问题学生的家长进行自我教育和家庭内部环境的调整。


 

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是:八成的家长是不懂家庭教育的知识的。

        不懂孩子的成长规律,不了解儿童到成年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变化和特征,你养孩子就像是在撞大运……

      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未成年人是被动者,这决定“他的问题是身边成人造就的……”

        0-3岁抚养培养情感,3-6岁教养塑造性格,6-18岁培养能力,18岁以后修养,进行自我完善。

        反思:了解现实,面对现实。作为一线班主任,我对人的成长规律,也是缺乏清晰认识的。为了有效开展班级创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之余我要研读专业书籍,学习理论知识,升维自己的认知。做家长的向导,做自己家庭建设的规划师。


        如何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认知是基础,行动是关键。但当我们改变不了认知,就先改变行动。认知不到位,行为先做起来。

      升维思考,降维行动。要知道:没有父母的成长就不会有孩子的成长,没有父母的改变,就不会有孩子的改变。

      “教师理解儿童行为的实质,这是他不会把自己跟学生摆在一个水平上的重要前提。”(苏霍姆林斯基)

        爱别人的能力来自于被爱的积极体验。

        反思:明确学生转变的关键点在家庭,在父母。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时刻关注学生背后父母的成长。积极为他们搭建平台,通过学习、分享,相互促进,相互引领。

      “老师,你真不要脸。”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所看到的内容与我们解读截然不同。放松心态,积极对待,利用每一个犯错误的契机,建立孩子内在正向的情感链接。用同情的心态面对问题学生,给他们爱的呵护,让他们拥有爱人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