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 片段摘取
论幸福要素之个性自由
只要有人认为自己适于尝试,就应当允许他们到实践当中去证明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
这些方面,就是人类之所以必须能够目由地形成其观点、必须能够毫无保留地发表其观点的理由;没有哪个人胆敢妄言,行为应当与观点一样自由。恰恰相反,倘若表达观点的环境使得其表达构成了对某种恶行的积极煽动,那么连观点本身也无法做到目由。"粮商把穷人饿死了"或者"私有制等于强盗行径"这样的观点,若是只在报纸上传播,那么我们就不应当去加以干预;可若是对着聚集在粮店门前、群情激奋的一批暴民进行这样的口头宣传,或者将其印成传单散发给同一群暴民,或许就理当惩处了。任何一种没有正当埋由地对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可以受到对立观点的约束,且在一些更加重要的情况下,是绝对需要受这种约束才行;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人类积极的干预。个人的自由,因此必须受到这种程度的限制;任何人都不能让自己去危害他人。不过,倘若一个人不会在他人关心的事情上去干预他人,而在自身关心的事情上也只按自己的意向和判断行事,那么说明我们应该拥有言论自由的那些理由,对此人也同样适用,证明此人理应获得允许,在不受干预和自行承担代价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观点付诸实践。人类并非永无谬误;他们获得的真理,绝大多数都只是片面真理。除非对彼此对立的观点做过最充分和最自由的比较,否则的话,将观点统一起来就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除非人类的能力比目前更强,因而全面认识到了真理,否则的话,观点多样化就并非一件坏事,而是一桩好事。这些原则,既适用于人类的观点言论,也适用于人类的行为模式。既然人类并不完美,那么我们拥有不同的观点就是有益之事。同样,我们应当去尝试不同的生活。性格各样的人,都应当获得自由的空间,而不会伤及他人;只要有人认为自己适于尝试,就应当允许他们到实践当中去证明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总而言之,在那些不会从根本上涉及到他人的事情上,人们适于去彰显其个性。凡是不以个人的性格为行为准则,而是以他人的传统或习俗为行为准则的地方,都会缺少人类幸福的一大组成要素,缺乏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假如我们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幸福的基本要素之一,认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是"文明""教导""教育""文化"这类词语所指意义中的一种协调性因素,那么,我们就不会有低估自由之价值的危险,而调整自由与社会约束之间的界限,也不会存在什么非比寻常的难度。但可惜的是,人类的普遍思维方式几乎不认为个人的自发性具有什么内在价值,或者认为这种自发性本身值得我们去重视。绝大多数人,都满足于人类目前已有的种种生活方式(因为正是这些生活方式,造就了如今的他们),因而不理解,这些生活方式为何没有让每个人都感到满意;此外,自发性并非绝大多数道德改革家和社会改革家所怀理想的组成部分。相反,人们都对自发性心怀戒备,把它看成一种恼人的障碍,认为它会对大众业已接受、这些改革家凭自己的判断认为最有利于人类的事物构成妨碍,或许还是一种难以掌控的妨碍。出了德国,就没有几个人理解威廉.冯.洪堡的学说的意义;无论是作为一位学者( savant )还是作为一名政治家,此人都极其杰出。他曾在一部专著中如此写道:“人类之目标,或者说永恒或不可更改的理性所规定,而非模糊、短暂的欲望所启发的目标,就是人的各种能力最高限度地、最为和谐地发展成一个完整而一致的整体。"因此,每个人都须不断引导自己努力去实现,尤其是那些企图影响其同胞的人必须始终关注的"目标,"就是能力与发展的个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还须有两个先决条件,即"自由和情况的多样性"。两者结合起来,就会导致"个人活力与千差万别",而个人活力与差别,又会结合形成"独创性"。
只有一个人的官能臻于成熟之后,才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利用人类的经验并加以诠释,一个人也才有了这样去做的合适条件。此人的任务,就是找出人类现有的经验中,哪个部分真正适用于所处的环境和他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别人的传统与习俗,证明了他们的经历给他们带来了一些什么样的知识和教训;这是一种推定性证据,也正因为这样,此人才应予以尊重。不过,首先别人的经验有可能范围太过狭隘,而他们目已也有可能没有正确理解这些经验。其次,别人对经验的诠释可能正确,却并不适用于此人。风俗习惯是针对惯常的环境与惯常的性格形成的,而此人的环境或者性格,却有可能非比寻常。再次,就算风俗习惯既优秀,又适用于此人,但把它们仅仅当成风俗习惯来遵从,并不会在此人身上教育或者培养出任何一种属于人类独特天赋的品质来。人类的感知、判断、辨别、思维活动等官能,甚至道德偏好,都只有在我们作出选择时,才会得到锻炼。凡事都遵照习俗惯例来的人,根本就不会作出选择。这种人既不会获得辨别优劣的经验,也不会获得渴望最佳事物的体验。人类的思维和道德力量有如体力,只有通过运用,才能得到增强。仅仅因为别人都在做一件事情而跟着去做此事,并不会让人的各种官能得到锻炼,与仅仅因为别人都相信一件事情而跟着相信此事没什么两样。如果一个人根据自身的理智来看,某种观点的理据并韭确苗无疑,而此人却采信了这种观点,那么此人的理智非但无法得到增益,反而有可能受到削弱;如果诱使此人采取一种行动的原因,与此人自身的感受和性格并不一致(这个方面,与他人的感情或者权利无关),那么,这种做法很有可能导致此人的感受和性格变得迟钝和麻木,而不会使之变得积极向上和充满活力。
凡是任由世界或者周围环境替他来决定人生计划的人,其实除了类人猿的那种模仿本领,并不需要其他的任何能力。只有替自己决定人生规划的人,才会运用其所有能力。这种人必须运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去观察世界,必须运用自己的推理与判断能力去预见未来,必须运用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去搜集供决策所用的材料,必须运用自己的辨识能力来作出决断,而在作出决断之后,又必须运用自己的毅力和自制力,坚守自己慎重做出的决定。
人性并不是一台可以按照模具来制造,并且完全按照设计方式去工作的机器,而是有如一株树苗,需要遵循令其成为生物的种种内在力量的趋势,自行全面成长和全面发展起来。
我们多半都会承认,人们最好是锻炼自身的理解力,认为明智地遵从风俗习惯,甚全偶尔明智地偏离风俗习惯,也要好过盲目而完全机械地坚守风俗习惯。人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承认,我们应当拥有真正属于自身的理解力;可人们既没有那么愿意承认,我们同样应当拥有自身的欲望与冲功,也不那么愿意承认,拥有我们自身的、强烈程度不一的冲动并非危险之事,并非让人一踏进去就出不来的陷阱。其实,欲望与冲动有如信念与自制力,是构成一个完美之人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没有得到适当平衡的情况下,也就是在一组目标和爱好已经发展强大,而原本应当与之共存共生的其他目标与爱好却依然软弱无力、毫无活力的时候。强烈的冲动才会带来危险。并不是因为欲望太过强烈,人们才去干坏事;而是因为人们的良知太过软弱,才会如此。强烈的冲动与软弱的良知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具有必然关联的,是与之相反的情况。说一个人的欲望与情感比别人更强烈和更丰富,不过是说此人拥有更多构成人性的原材料,因而本领更大,虽说有可能更能作恶,但肯定也更能行善。拥有强烈的冲动,只是精力充沛的另一种说法罢了。精力或许会被用来作恶,但一个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人与一个懒散怠惰、性格冷漠的人相比,前者往往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美好。情感最自然的人,往往也是那些可以将情感培养得最为炽热的人。种种让个人的冲动变得生动有力的强烈情感,同样是产生最激情四射地热爱美德的感情、最严厉地恪守自制的力量之源。据说,一个人的欲望与冲动若是发自内心,即表现出了此人自身得到了所处文化培养和修正的本性,那么此人就具有自己的性格。若是一个人的欲望与冲动并非发自内心,那么此人可以说是毫无个性,就像一台蒸汽机毫无个性一样。如果一个人的冲动非但发自内心,而且非常强烈,还受到一种强大意志的掌控,那么此人就具有一种精力充沛、活力十足的性格特征。不管是谁,如果认为我们不该鼓励由欲望与冲动构成的个性自发流露出来,那么这种人必会坚称,社会并不需要性格强硬之人,因为社会并不会因为具有众多过度有性格的人而变得更好;他们必然也会坚称,社会的整体活跃水平很高并不可取。
对人性构成威胁的,并不是个人的冲动与偏好太多,而是个人的冲动与偏好不足。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那些身居高位或天赋禀异者的激情,都处在一种习惯性地反抗法律法规的状态中,必须用锁链将其牢牢束缚,他们的影响可及之人才能有所安全。在我们这个时代,从社会的最高阶层到最低阶层,每个人都生活得战战兢兢,像是时刻处在审查制度那种含有敌意的可怕目光之下。非但在一些涉及他人的事物之上,而且在涉及到他们自身的事物之上,个人或者家庭都不会这样问一问自己:我究竟喜欢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才适合我的个性与气质?究竟是什么东西,才会让我身上那些最优秀、最高尚的品质得到公平对待,才能让这种品质茁壮成长和蓬勃发展起来?相反,他们只会问自己:什么东西适合我的社会地位?处于我这种地位和经济条件的人,通常都干些什么?或者(更糟糕的是),地位和经济条件比我优越的人,通常都干些什么?我并不是说,他们会选择符合习俗惯例的东西,认为它们优先于适合自身爱好的东西。除了符合习俗惯例的东西,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还有什么爱好。如此一来,他们实际上是让思想本身在枷锁面前低下了头。即便是在人们为了快乐去做的事情上,这种人首先想到的也是从众;他们喜欢淹没在茫茫人海当中;只是在普通平常之事上,他们才会做出选择;他们对待独特的品味、古怪的行为时,就像对待犯罪行为一样,唯恐避之不及;除非不遵从自己的天性,否则他们就没有天性可以去遵从;他们作为人类所具有的种种才能,都在退化和荒废;他们都会变得无法产生出任何强烈的愿望或者纯真的快乐,通常既没有家庭培养出来的观点或者情感,也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观点或者情感。如今这种局面,究竟算不算得上人性的理想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