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之"关联"

2022-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青花微凉

   近几日在拜读周岭的畅销书《认知觉醒》,里面的内容大都让人颇受启发。特别是对于我这么一个读书较少的小白来说,很多观点真的是让人产生醍醐灌顶,耳目一新之感。

  在对每个章节作了知识点的摘录汇总之余,为了不想成为作者笔下那种知识的搬运工,践行他所建议的——把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并与自己的旧知识发生链接。故此,对书中让我产生共鸣的几处稍作感悟。比如说关联,匹配  元认知,潜意识……这里先谈谈关联 。

  什么是关联?百度释义它是事物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通过作者的描述,我知道了它是一种底层能力,是新旧知识的缝接,它们反映了同一个道理。 

  

 如果你看到的某个观点,某个场景,某句话,甚至某个动作而联想到另一个相同类似的点。使自己的知识发生相关链接。从而让自己对此印象更深,理解更透彻,或是由此生发联想,而获得灵感,这就是关联。而且相关的连接不止一个,有可能无数个,知识越丰富关联越多。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将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作者还举了张继钢导演身上发生的两个"关联″的例子,05年春晚舞蹈作品《千手观音》,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布式表演的“梦幻五环”,都是由张导在某一时刻看到某个场景生发的灵感而创作的。

      通过作者系统全面地阐述,自己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也曾听说过关联,但并未充分认识它。其实平日里我们也在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个之方法,比如说我们写读后感往往会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这就是新旧知识的关联,我们在讲述某一观点时经常会举几个例子佐证,也是关联。

   无独有偶,隔天当我看到现代著名作家叶圣陶和夏丏尊合著的《文心》中第十三章刚好讲到“触发”这个词时,马上想到了周岭的“关联”。“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你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到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到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到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这是就读书说的。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物,发见旁的意思。”

    这两个词几乎可以互作注解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我觉得“关联”更理性,可以主动刻意为之,很多时候是通过积极思考而得来的结果,如作者提到李笑来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个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某知名人士看书时,每看到一个有用的知识,都会停下来看看有什么其它现象能够被这个理论解释,不找出5个现象他是不会罢休的。而“触发”比较感性,油然而生的,只凭人的最初感觉,灵光乍现。

      无论关联也好,触发也好,其实说的都是知识之间的发散与联系,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注重关联与触发,必然会收获倍增。

      也许我们知道关联的好处,却并未引起重视。而作者认为充分运用它可以快速提高人的能力,使人变得聪明,它是我们成长进阶的天梯。

  当然自身必须得有明确的目标或强烈的需求,一个心中迷茫,漫无目的的人,即使置身各种情景和知识中,也看不到有益的关联。

  但天下事多如毛牛,如何建立有效的关联呢?作者进一步阐述只需要"牢牢聚焦自身最迫切的需求,与自己有关,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相关,对自己有用这个原则"。

      “无关联,不学习,事不关己,不关联”。对于作者这个观点我初读时有过疑惑,我觉得知识的获取不应只是聚焦与自己有关的吧?我们不是一直以涉猎广泛、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为荣吗?特别是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不更得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通古今吗?

        但细细体会也就释然了,联系作者一以贯之的观点,人的能力无法跳跃式发展,只能在现有基础上向外一点点扩展。与自己无关或现有能力接受不了的知识你不可能记得牢,倒不如 果断放弃,只记住一两个最能触动自己的点。持续学习,积累得多了,你才可能慢慢进步,逐渐把困难区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

      所以说与“自己相关”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存在,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完逐善,现在与自己不相关,也许不久的将来就与自己关系密切。现在不懂,不代表永远理解不了。所以才说离自己当前需求最近的知识才是我们要关联的,暂时放弃一些知识并不可怕,只要持续学习,我们也不会损失什么。这两者并不矛盾。

    且作者在后面说到如何获取关联能力时提到“输入足够多,知识和阅历越丰富,成功关联的概率就越大。很难想象空白的头脑和苍白的人生如何建立精彩的关联。”这里也鼓励我们多输入知识,摄取更多与自己相关,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一本书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记住全部的内容,对别人非常有用的东西对自己未必有用,学到一个知识,只要触动了自己,就要想办法让它效率最大化,而效率最大化的办法就是主动关联到别处,并让自己的行动发生改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