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建系统的重要性——读《小强升职记》有感
在读《小强升职记》之前,我是抱着学习如何更好地做好时间管理去的。而看完之后,我更大的感慨是,当你想做好一件事,除了要有初始的动力外,更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让你能持续坚持下去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像“永动机”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你提供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意志力。
拿我自己举例,我一直想要做到每天坚持读书,然后有输出。可是之前,我一直在漫无目的地读,读了又忘,反复的挫败,让我连坐下来翻开一本书的勇气都没有。没有动力的目标,更像黑暗世界的使者,紧紧缠绕着你,让你无法开始,也无法放弃,直至你无法呼吸。而现在,我构建了自己的读书系统,明确了每一步的指导原则,包括如何开始,以及如何结束。当我按照系统条款做完每一步,我能感觉到自己在读书上的焦虑被一点一滴地释放。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当然这个系统,不是能照搬照套,或是一层不变的,而是要结合自身情况,修改调整,并不断地迭代的。所以,寻找最优系统的过程,也是你不断成长的过程。
一句话总结就是,你想要做什么,需要构建一个“系统”告诉你怎么做,让你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毕竟,大脑还是习惯于简单思考,或者是专注于单一思考。
《小强升职记》一书,有评价说是《搞定》的本土化,的确,我粗翻了一下《搞定》 的目录,有些标题都是一样的,因为没有具体看内容,所以不晓得写作形式上是否一样。但书中以一个年轻人的成长为主线的创作方式,让我直观地看到小强在成长过程中系统的不断升级,从最开始老付教他简单的时间记录,帮助他分析时间运用,然后进阶到四象限法则,到最后小强能自如地运用“衣柜整理法”处理一切琐事,走上领导岗位。这种带故事情节的理论学习,让我觉得时间管理并不是什么“阳春白雪”,我们都可以熟练的掌握。
我一共看了两个版本的《小强升职记》,旧版的是看的电子书,因为已经没有实体书销售了,新版的是看的实体书。对比两个版本,新版中添加了“S.M.A.R.T”法则,思维导图、甘特图、九格宫等自我管理方法。但从篇幅来看,全书的核心还是在前半部分的“衣柜整理法”。而且,我收获最大的也是在这个部分。
书中让我觉得有收获的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读这本书,除了构建了我的学习系统外(目前只包括碎片化学习和读书两个子系统),我还构建了自己的做事系统和奖励系统。
第二,更新了我认识的几个观念。一是,时间管理不是让你越来越呆板,而是让你能从琐事的烦恼中解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二是,这世界上学东西最快的是“笨人”,因为他们愿意先严格按照老师说的一步步做,“聪明人”明白老师的方法后,就自己擅自修改步骤,两步并作一步,结果绕过去的始终要补回来。三是,再微不足道的成就也要大肆庆祝。这个是一个必要的正向反馈,毕竟我努力了,与其焦虑地等待别人的夸奖,倒不如先自我犒赏。四是,找个地方思考一下工作和个人的发展,毕竟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何必搞得人焦虑不堪那么惨呢?
另外,在学习使用“衣柜整理法”的时候,我有个疑问,在这本书里我没有找到答案的问题。就是,书中69页提到了当你正在聚精会神的做某些工作时,任何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要立即去做,把它写的你的纸上,也就是收集篮里,即便是2分钟之内可完成的给供货商打电话,告知对方周一会送支票过去。但书的81页又举例说,你在集中精力写市场报告时,你老婆打电话来让你找物业修理家里的水管,你应该停下来用2分钟的时间联系下物业在回到工作中去,如果你不立即去做,你需要打开你的收集工具,把这件事情放入你的时间管理系统,做好提醒,去做这件事。这样一来花费的时间可能是直接去做的好几倍,得不偿失。这个例子其实和80页举的例子,你预计2分钟之内要完成的任务超时了还要不要继续,感觉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不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逻辑把它们链接在一起的,感觉是两回事。
我的疑问是,对于2分钟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什么时候做?需不需要写进收集篮,还是在捕捉的那一瞬间就思考判断,确定是2分钟之内能够完成的事情,就立即去做。还是说,即使是2分钟之内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要等手头任务完成了再去做呢?那是不是可以不需要收集篮,大脑在接受到任务的时候,就直接判断这个任务是什么类型,是下一步行动,是将来某时,是具体日程,还是2分钟任务,然后直接处理,写进相应的清单或是直接完成。那到底要不要收集篮,还是可以越过收集篮直接写入清单或是完成。
因为在本书中没有找到答案,我还特意翻了一下《搞定》中的相关章节,同样没有具体解释。所以我个人的理解是,需要打断当前行动的两分钟行动,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比手头上这项行动更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当然这类事情即使超过两分钟,你也得先完成。二是不做这件事情,它会一直不断干扰你,但如果就算停下来做这件事情也不会影响你再次回到之前工作思路的事情。也不晓得是否正确,但至少我现在是这样试行的。
希望所有被琐事“欺负”过的人,都能有自己的“战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