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个融资2000万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伙人对谈
前两天,跟一个由红杉,真格基金投资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伙人聊天。
合伙人很年轻,但很有经验和经历,他聊了一些关于他们产品运营,战略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话题,而我学习了一些新的东西,觉得很有意思。
这家公司呢,是一家很典型的精英团队撑起来的初创企业,办公室清新自然,年轻人居多,却清一色的海内外名校毕业,985211,程序员大神等才人聚集于此。
创立不到1年多,目前的产品是在手机上以APP作为应用为主,有百万用户数,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拍照,美图这个简单的功能作为切入点,逐步快速发展自己的技术产品。
据了解,创业不久,团队的产品就获得关注,客户陆续不断找上门来,有来谈投资的,还有来跟团队一块玩游戏的迷妹。
顶级资本携千万级融资快速下注他们,据说一些BAT公司的团队都在和他们谈战略合作。
团队的背景也是“顶配”,多年外资企业高管,海外咨询,投资公司工作经验等等,不是参与过明星产品研发经验,就是负责海内外并购大型项目。
各种总监,海龟名校,亚太区负责人,合伙人等亮瞎眼的title后缀加在他们名字后面,让我一见到他们就不得不弯下腰来,用双手接受他们的名片。
作为这么一家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我们话题开始的地方,自然是那个令全世界都关注的核心内容,人工智能技术。
在他的介绍中,我大概理解了他们所做的事情,更多地了解了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
他们目前所关注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处理一些信息,并且以更快更聪明的方式能够让人工智能学会一套“处理信息”的方法,从而让其慢慢地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让机器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个过程他把它称之为对“人工智能的教育”。
这个过程我理解下来,类同于把人工智能当一个孩子,然后教会它认识什么是什么。
区别是,普通的机器人要在十多万张猫照片的训练之后才能够获得对“猫”的正确理解,而他们的“智能”可以在2~3张后就学会。就是说,拥有智能就等于你拥有的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据他说,目前国际上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类人士和机构,都在瞄准一个有趣的规则在快马加鞭地加速各自的人工智能研究。
而这个规则叫做“通用智能”。
大概类似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是为了给大多数人脱文盲,而“通用智能”这个标准的目的,是让人工智能的聪明水平达到一个基准线。
这个标准目前是以人来设立的,可以是3岁小孩的智力,也可以是7岁小孩,具体不太清楚。
不过这个概念的出现让我对人工智能又有了新的期盼。
平时只能在一些新闻里,公众号上读一些人工智能的文章,虽说会被一些科学家们饱含激情阐述的未来愿景给打动,但毕竟没有实际见过他们的“智能”仍然还是抱着看戏的感觉。
但这位合伙人朋友坐在我面前,一点一点地用道具,用笔画给我解释这个概念,以及他们所做事情对这个的贡献的时候,我才真正地感觉到人工智能早就来到我们身边,并且它的发展无法阻挡。
可是,如果是这样一个掌握前言人工智能科技,并且已经在“智能”领域获得不错成果的企业,是否就高枕无忧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合伙人朋友很大方地跟我分享了企业的困境。
首先,是大公司对人工智能的积极探索并不比他们慢,相反,大公司可能更积极。
而这种积极可能会削弱他们在技术方面的短期优势,逐步减小技术的差距。
目前接受大基金的投资,其实也是处于防守的考虑,能够获得较多时间拉开技术差距。
人工智能的技术其实全球有很多优秀团队,而大公司很明显能够依靠更多的资本,更多的资源来和这些团队接洽,因此,其实大公司注意到这个技术的优点,要学习并掌握起来没有那么难。
除此之外,就是目前产品,和商业化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此类技术公司会面临的问题。
像人工智能这种技术,大多会有一段闭门造车的时间。而这个闭门的过程一方面是对产品的打造,另一方面却会忽视掉商业化,以及对外产品的尝试。
因为公司资源有限,而当你决定你的优势是技术方面的时候,你的公司就注定了发展节奏是围绕公司的产品和核心技术而前进的。
可一旦产品更新,技术更新所需的资源甚至会影响商业化的探索,比如我们常见的,技术投入导致公司运营成本超过收入,公司亏损发展,却烧掉融资等等。
于是我主动地问了他,关于公司商业化,产品方向的想法是怎样的。
他告诉我他们一方面开发了对大众用户C端的产品,另一方面正积极地和B端企业,政府合作扩大应用面。
针对C端的是一个普通的APP产品,以内容+运营+品牌推广为主要策略,增大产品用户基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提供足够数据。
针对B端的择时一些个性化,自定义的产品,具体应用他没有说,但听说都是一些比较传统的,渴望接轨创新的机构。其中大多是一些国企。
所以它们的发展思路还是比较简单而清晰的:
1.核心是人工智能,并且不断发展,在自己的垂直领域内,快速追赶国际一线智能水平。
2.开发以APP为主的,面对大众的产品,一方面了解市场机会,一方面获得数据,优化人工智能产品。
3.针对现有产品和技术,为一些大型机构提供解决方案,或者互动类的产品,获得订单。
我把我的理解告诉这位合伙人朋友,他听完了之后点了点头说,大概就是这样。未来的核心一定且肯定还是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质量。
一次简短的对话,不经意地就持续了2个小时,周围的人似乎也都忙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就不在了。
整个办公室里的人也是走来走去的以高速的步伐在移动,而不需要移动的似乎就一点也没见他们动过,不是在编程,就是在查资料。
这让我想起很多过去见过的企业,比如金融交易所,比如一线互联网公司。
它跟那些处在行业前沿,因为未来看不清楚,却有十足的信心站上潮头的许多公司一样,用智力+体力+专注力的高能力团队在一个世界发展的迷雾中撕开一出裂口。一个面向所谓未来的裂口。
然而这个裂口又和所有裂口一样,从来都不那么顺滑,从来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荆棘,和任何一个工作,一个行业一样,都不是那么简单。
只是当我跟这位合伙人说起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惊讶,说起看过很多大V为此发表的言论时,他只是平静地说是or不是,因为自己已经深入在这个行业有一段时间了,他所看的,考虑的已经不再是人们讨论的“是覆灭人类还是协助人类”,或者“我们以后是不是没有工作了”等十分表面而感性的话题。
他所关注的,是这个可能会再次改变世界的一门技术的某个类别,某些分支,某些关键的参数与方向的发展和变化。
以及自己将如何面对众多竞争,关注和资源积累,保证公司的每一步都走得完美无缺,合情合理。
所以啊,所谓的风口,我觉得不是顺风,很多时候是台风,是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