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论坛

听听看看总比吃吃睡睡强

2020-0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冯俊龙

钟南山:世上所有疾病都是假象,读完醍醐灌顶!

今天读到钟南山院士的一篇文章,觉的说的深刻警醒,特转发如下,希望在这个全国各地都众志成城抗病毒的关键时刻,给那些防患意识薄弱的人一点点帮助。

如果有人跟你说,「天下无病」,疾病只不过是个假相。你会怎么想?

你会茅塞顿开,然后觉得疾病只是一个现象,变得不再怕;还是会说:「说这话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钟南山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

钟南山先生曾经说过∶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一个人怎么处世,身体就会怎么去表现。

01

病是最好的朋友之一 

「我想强调一点:疾病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之一。因为它告诉了你,你的生活出现了问题。如果你听它的,然后改正,那它自然就会走掉。」

所有的病都只是个名字,但我们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什么。

比如你受了风寒,它就会用咳嗽或者鼻涕告诉你。

吃了不新鲜或不卫生的东西,就会用拉肚子告诉你。

如果它不告诉我们,那我们就不会知道我们身体出了什么事情。

「病不是敌人,是善意的提醒。」

我们应该感谢疾病,而不是痛恨它。

有人从小身体不好,然后去学武术,最后变得比其他人都要好。

有的人唱歌喝酒,天天大吃大喝,然后病了就去医院开一点药吃。

表面上看他是在治病,其实都是治标不治本。

02

有时,你不需要医生

有个病人最近工作压力特别大,晚上应酬也多,经常喝酒,血压很快升高。

其实他只要把生活习惯改过来就会没事。

只要改变这种不好的生活方式,血压就会降下来,不必找医生的。

最大的医生是自己的身体,「如果身体没有好习惯,医生也没办法。」

疾病不一定是坏事。不同的症状,有着不同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去找原因。

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

因为不改善生活习惯这个病永远治不好。

A∶思想模式

在我的理念里,中医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怎么看待人生。当你想问题的方式改变了,心态就发生很大的改变,很多精神、思想方面的病就不见了。

B∶生活方式

大部分形体方面的病都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C∶医疗模式

医疗模式是为了补充前两者的不足而存在的。如果前面两个做好了,这个就会变得很轻松。

但现在医疗模式被过于强调,让我们对医生和医院过于依赖,这是非常不正常、不健康的。所以现在病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03

什么叫做养生?

养生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和谐平衡的状态,但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所以方法也不一样。不同的人,根据环境不一样,尽量让自己符合周围环境,那样就很好了。

「人还是要靠自己的。」

医生的作用其实就是引导病人往最好的状态上走,让身体回到和谐的状态,这样病人就能靠自己恢复了。

所以在一个真正的中医眼里,没有「病」这个概念,所有的病都是有的只是每个人身体内部存在的各种不和谐或者不平衡,医生和患者的努力方向是去调整这些不和谐和不平衡。

真正把病治好的,不是对面坐着的那位老中医,不是他用的那根针,不是他的按摩手法,不是我们喝下的那碗汤药,而是我们自己。

药王孙思邈给所有人看病,首先是看病人的状态,是高兴还是伤心,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处理;然后再问病人的生活方式,看看是不是有不良生活习惯,再让他去建立健康的节奏和习惯;如果还不行,他就给病人一些食疗的方法,再不行就做按摩导引,再不行就扎针,最后才用汤剂。吃药是最后才使用的手段。

04

不要害怕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很多癌症病人的病情恶化,是从他得知自己患癌之后。

其实,有了癌症之后医生总是喜欢强调最不好的结果,患者听到之后就会害怕,然后就真的病了。

打个比方:肿瘤,相当于房间里的垃圾桶,只是暂时存垃圾用的。健康人的身体正气很足,能把体内的垃圾及时清理,那房间就很干净。但是,当正气不足的时候,垃圾清除不了,垃圾就会装到肿瘤这个垃圾桶里面,以免垃圾进入血液。

所以,面对肿瘤,切除肯定不是最好的方法。扔掉垃圾桶,房间不会变干净。经常有病人切除肿瘤之后发现扩散了,其实这是因为你把垃圾桶扔了,当然房间里就会到处是垃圾。

05

如果发现有肿瘤应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怕,不要慌,问问自己:

我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

有什么不好的心事?

有没有不良的生活习惯?

先把心结解开,不要害怕。

不害怕是非常重要的心法,相信癌症是自己的朋友,肿瘤的出现是在提醒自己反观自我,看看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还不自知。

病人本来正气就弱,害怕就会进一步降低免疫力。这就会导致各种病症出现,人自然就会变得更加不好了。

生活方式方面,下面还有三个非常具体的建议:

A∶离开熟悉的人群

对于一个肿瘤患者,亲友们的过度关心会时常提醒他自己是个重病人,反而会让他更难受。

B∶改变节奏,改变动静阴阳

学一学打坐、站桩,让自己静下来;不爱出门不爱活动的,多出去旅行,接触不同的山水风景、不同的人,把视野打开。

C∶调整作息时间,调整饮食

不熬夜,多吃素,让身体内部运行正常、有序。

原来生病是这么一回事!

钟南山,男,汉族,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福建厦门人,出生于医学世家。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把看病当买卖的只有中国,这句话也有人敢说,不得了啦!

多亏说这句话的人是人民日报。如果是下面的人,可能要被封杀吧。即使心里有这样的想法与观点,也无法提及与发布。

不管怎么样,这句话终究是说出来了,而且是人民日报,那还有谁可以质疑的呢?

我倒是非常佩服人民日报,倒是非常佩服人民日报中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与审核的主编。能够往一个事情的痛处捅,能够站在正义的立场勇敢发声声。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正义感的人,真的太少啦!


冬天怎样养生,怎样预防感冒

冬天是感冒频繁的季节,而且容易爆发流行病毒感冒,我们如何养生,怎样预防感冒呢?

1.出门去人多的地方记得戴口罩。每天坚持室外活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强壮身体。通过积极的运动锻炼来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2.提升抵抗力和免疫力,冬季天气寒冷,再加上雾霾的空气影响,都会增加感冒的几率。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是重中之重。冬季适当的补充蛋白质,可以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瘦肉,牛奶,豆浆等。

3.补充维生素,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如橙子,苹果,猕猴桃,西兰花,西红柿,青椒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预防感冒。

4.坚持喝水,多喝水,加块代谢,能 促进我们机体内的毒素排出,预防感冒喝水是最重要的环节。

5.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一定要坚持每天开窗通风,每天最好早、中、晚,开窗三次,每次开窗20分钟。家里的被褥,也应该经常在太阳下去晒晒,对于预防感冒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6.常泡脚,双脚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命信息,相互关联,每天坚持泡脚15一20发分钟,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功能。

7.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使人体得到充分休息,也能补充人体的能量,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这话不对,至少不全对。

生、老、死都是自然规律,病不是。

人人都要死的,但是正常的死应该是120岁以后老死,没有任何痛苦,像睡着了一样死去。现在的人都是病死的,很多人六七十岁,甚至三四十岁就病死了。只活了正常寿命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很可惜。

病不是自然规律,得病是没有正确使用身体的结果。

我们应该如何防病?

我们需要治病,更需要抗病、防病。因为治病会损伤正常细胞,损害生理机能,无论医或药,都有毒负作用。况且,治病往往治标不治本,不能根除病因和病根。

所谓抗病,就是提高免疫力,提升机体功能,增强整体代谢,改善排毒效果。抗病的同时也会防病。不生病是我们的根本愿望,防病是我们的智慧选择,防病和抗病更值得深入探讨。

我们为什么会得病?

从现象看,由气滞、血淤,细胞伤残毒衰异,然后结痂、结块、结栓、结瘤,形成病灶,最后得病。从根源看,负面情绪引起气滞,不合理思维方式、价值观、习惯等引起负面情绪,而遗传素质和生理机能只是生病的基础条件。总之,观念是生病的总根源,防病首先要改善观念。

改善观念靠修炼

观念的基因是文化。文化者,生命进化。文化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根本。中华根脉文化,实质是人学,即生命学、养命学、养生学,而儒学等诸子之学为中华文化之表(生活所需),文学乃中华文化之相(生活展现)。

中华文化历来重视:权力、财物与道义,谁更永续? 权力、财物是暂时的,道义是永存的;权力、财物是变化的,道义是永恒的;权力、财物可以带来祸或福,道义带来的是荣光。显然,道义更恒续,唯物、唯心、唯易,不如唯恒。

中华文化哲理祖忌:不随我愿而否定。而如今的我们:否定异见,排除异己,个人崇拜。

中华文化伦理祖忌:不因俊颜而枕宠。而如今的我们:宠必溺爱,宠必特权,宠必迷幻。

中华文化易理祖忌:不顾基建(固有的基础作用)而它用。而应该:物归本用,物尽其用,物废它用。

生理改善靠锻炼

为什么我们平常锻炼效果较差?因为健身房等传统运动,只能锻炼动脉气血,微循环、骨髓、经络、筋脉及生殖系统,得不到改善。因为伴随音律和情感互动,广场舞算是有一些整体效果。

我们生理层面的主要问题:身心失调,阴阳失和,机能紊乱。所以,在锻炼时,要抓住根本和要害,响应代谢,淘汰变异,新生免疫。对于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完整的理论依据和整套运动处方体系,具体方法需专题讨论。

正所谓,健康怎么保障?先把毒素排光。男人抗病灾,靠精力不衰。女人抗病灾,靠体能不衰。以上属于生病的内部条件,还有外部条件。

外部改善靠习惯

现有负面生存条件(包括转基因食品),已酿成严重的生命危机:产精(卵)量下降;免疫力下降;营养转化率下降;心困、心烦、心累,兴趣下降,甚至对异性都缺乏耐心;多数人长期亚健康。而现有应对措施:医疗、运动不减病,保健品无法消化、转化,反而成了生理负担。怎么办?需要依托生命原理,养成习惯,主动改善或避免。

首先全面调续。

1、餐欲调序:先出(便)后入(食)。

2、眠欲调序:先慰后睡。睡前驱除恐惧、嫉妒和情溺。

3、艳欲调序:先踹后爱,解除依赖 ;先拜后爱,敬拜对方祖宗;先拽后爱,拉出对方内需。男人的内需,生出好后代;女人的内需,贵气。

4、憾欲调序:先赎后补,免拜物罪过 ;先堵后掳,补了漏洞再征服。

5、创欲调序:先放后创,解放思想 ;先扬后创,发扬传统 ;先谅后创,宽恕别人。

克服负面心理

如偷懒、护短 、怯战 、记艳 、独欢 、下念 、存烦 、帮贱 、洒怨 、欺善 、媚恋 、偏见等。

颜值怎么提升?

先把智商扩充。

心理怎么舒畅?先把黑心敞亮。阴阳怎么互补?守正:男人抗病灾,靠女人纠歪;女人抗病灾,靠男人通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逐一展开。

总之,为了未来,防病、抗病不可懈怠。

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传染病爆发流行时,采取的措施包括针对病原体、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疫源地等方面的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时没有有效的疫苗,做好个人防护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包括不要去人群聚集处、勤洗手、多饮水、注意休息等。

具体预防手段如下:

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去人群聚集处,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感冒或流感样症状的人;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打喷嚏或咳嗽时不要用手去捂,要用手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

居室及工作场所保持清洁,勤开窗,多保持通风状态;

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以提高个体免疫能力;

注意营养、合理饮食,肉类、禽类和蛋类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准备常用物资,如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消毒用品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