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爸爸:3岁看300册绘书?爱撕书爱看手机就对了!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所以每个父母都想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近身边的妈妈们对于培养宝宝阅读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那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更好的解决呢?
我儿子小果果,刚满3岁,目前为止和他一起读的绘本累计将近300本。
我们并未刻意去要求他要看多少,就是顺其自然地看着,回头再一看,发现已经这么多了。
他现在每天最喜欢做的喜欢就是看书,如果要能陪他看书讲绘本,看五六个小时也还要继续看!
每天晚上带他去书房选书,他要选10本以上才肯罢休,后来为了保证他的睡眠时间,变成每晚只看三本。
现在到了睡前,哪怕因为有事情睡晚了,他都一定要求要看书,不看书是不睡觉。
那如何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呢,今天我先来分享一下妈妈们遇到的问题:
01宝宝不喜欢看书,喜欢撕书
一位妈妈说,我的宝贝一点也不喜欢看书,他每次拿着书只会撕掉,我甚至严厉地阻止他,告诉他书不可以撕,但还是没用。
这位妈妈的问题可能是众多父母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孩子喜欢撕书。
首先我们端正一个认知:对于特定年龄的孩子,撕书的特别正常的事情。
宝宝在小的时候,尤其是2岁半之前,都是通过手和口去接触和认知这个对他来说很陌生的世界。
那撕书这些事情就变得很好理解:因为它对书这个物品好奇和有兴趣才去做,并不是讨厌书!
所以,如果用训斥或者粗爆严厉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就会刺激强化宝宝对书的负面情绪,很大程序上会破坏掉他对书的兴趣。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去撕书,如果有的父母觉得书撕了确实可惜,那么可以买一些其它形式或者材质的,不易被撕的书。
这样好处是:让宝宝了解接触到各种材质的书,然后慢慢可以从对物理书本身的兴趣转移过渡到书的内容上来。
那么,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有的宝宝可能超过2岁半甚至3岁了还喜欢撕书。
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都不一样,这也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宝宝的智力发育已经能接受到妈妈传递的信息了。
我们可以采用和书中内容结合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我在和果果在读《小猪佩奇》的时候,他要撕掉一页书的时候,我开始没有强暴地去阻止。
然后我发现书上有鸭太太带着一群小鸭子,然后就跟他说:
如果你撕掉了这些小鸭子,它们就不能回家了,不能回家就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怎么办?
然后跟他说,上次去公园玩,你跑的也找不到妈妈了,急得直哭。
他就理解了我想要传递的意思。
当然,除了巧妙结合书的内容去引导,也可以直面引导。
有一次小果果撕了2页书,然后我当着他的面把书用胶布贴好,然后告诉他:
如果不贴好的话,就会弄丢,丢了之后我们就没法读里面好看的故事了,他从此以后再也没撕过书。
每个小孩子情况不同,总之,站在孩子角度,同理心地去引导就好,用心一定都有办法。
02 宝宝喜欢看电视或电子产品
一个1岁多女孩的妈妈和我说,自己家小孩已经会自己开电脑、会开电视甚至是解锁手机玩小游戏了。
还玩的超溜,一玩就是半天时间,很难让她兴趣转移到阅读上去,因为她觉得看电脑手机比看书更有趣。
我觉得1岁多的小女孩已经会自己玩这么多东西,说明孩子很聪明,智商也挺高。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允许孩子去看去玩这些电子产品。
因为玩手机游戏也好、看动画片也好,跟她自己玩她的白雪公主、玩她的挖掘机都完全是一个道理,况且对绘本类的动画片而言,动态画面当然比静止的要更有趣了!
所有作为父母,首先一定要端正一个态度:
正面看待电子产品,不要觉得玩电子产品就是在玩物丧志,除了会伤害视力没有别的好处,不是的!
首先,如果她要玩,尽量满足她。
其次,如果觉得她玩手机过度了,那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和觉得她感兴趣的事情去转移她的注意力:
比如带她去外面玩下游戏,或者去一个她没去过的地方,或者做一件平时她很喜欢但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都可以。
比如我在家里有很多蒙氏教具,总共有88种,因为孩子会拿出来乱扔。
所以我都是放在柜子里,每次让他选一种,拿出来教他,陪他玩。
他每次都有很大的新奇感,我很多次都会通过这种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屡试不爽。
在这件事情的引导上,有个很重要的原则:千万不能责骂和强行制止孩子。
这种方式只会刺激和强化对这种东西的感觉,很容易变成长期的沉迷。
然后说回阅读这件事情,我也分享过,家长以身作则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试想,我们小的时候都是把我们的爸爸妈妈作为心目中的英雄,爸爸妈妈做的事情我们都觉得是最好的。
那以孩子而言,我们这个英雄的模范作用就会特别特别重要,所谓耳濡目染,不外乎如此!
试问孩子的榜样都不看书或者讨厌看书,一回家就拿着手机看,打开电视看,孩子怎么喜欢的起来?
当然父母培养阅读的爱好和兴趣,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重点。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想给孩子培养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就算假装看书也要为之!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去陪伴孩子阅读呢?
03关于阅读时的拷问说教
我们陪伴孩子阅读最主要的初心不外乎两个:一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建立与孩子的心灵连接,享受亲子时光。
有些妈妈可能会说,我还有第三个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学习提升。
我觉得这个目的的出发点很好,只是有两个问题:
一是我们应该授之以渔,而非鱼。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未来能自己学习更多更多的知识,而不是眼前的几个数字、字母或文字;
二是我们要去除势利心和攀比心。
很多父母觉得不能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大量的知识,势利心和目的性很强。
一开始就破坏了孩子的兴趣,还有就是喜欢去攀比,别人家的孩子识了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歌,我家的要超过他们,这都是不好的现象。
所以教育孩子、培养孩子阅读一定不能有功利心,有的妈妈喜欢拷问孩子,比如让孩子重新讲一遍,或者强迫孩子去记住书中的内容等等。
我们回过头去看我说的两个初心,拷问这件事跟我们哪个初心相符?
让孩子自己再背一遍,或者拷问孩子,很容易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但如果是一种游戏的形式,孩子也乐的参与其中,那就很好,比如和宝宝一起比赛背诵唐诗。
陪读就是单纯的让孩子享受阅读这个美好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爸爸妈妈,也是在享受这个难得的亲子时光。
04 关于阅读时的语义表达
我们很多父母在跟孩子陪读的时候,喜欢把书上的内容变成通俗的口语化的东西讲给孩子,怕孩子听不懂。
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开始就尽量用标准的词汇丰富的语言读给孩子。
因为对孩子而已,文字领域就是一片空白,华丽的词语和通俗的词语对他而言是一样的,比如“佩奇唉声叹气的小声嘟囔着“和”佩奇叹了口气小声地说“是没有区别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后面会专门对如何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孩子的阅读力做详细的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