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四十九)
克里希拉穆提说:如果你可以无选择地觉察,那么意识的整个领域就会开始展现。不要去想怎么做,而是现在就真正的去做。那就是去察觉树木,天空,倾听乌鸦的叫声,观赏树叶的光泽、纱丽的颜色、人的脸庞,然后转向内在。
一直在写这样的文章,从心理到灵修。还是更喜欢灵修,它包含着心理,生理,成长。从心理上探索根源,从行为中改变。
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观察一切,教育孩子。但从来没有思考这个标准从何而来。在蹦蹦床旁边,看到一个4,5岁的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他父亲的手指划过他的脸庞,然后躺在地上大哭不已。刚才的快乐瞬间消失殆尽。
有的父母说:一会就好了。是的,一会就好了。大脑会忘记,身体不会忘记。当他长大,会用类似的方式对待自己,还有比自己弱小的对象。
有的父母说: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我说:先不要有认真不认真的观念。或许孩子已经认真,但没有达到你的要求。用阿德勒的课题分离角度来说: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别人妄加干涉。
如何区分,核心就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有谁承担”。当孩子感知你的信任,陪伴,倾听,父母眼中的问题就不会存在。
11岁的妮可起床之后总是磨磨蹭蹭,经常错过校车,她的母亲不希望她在学校被批评。就开车送她上学。但越是这样,妮可越磨蹭,她的母亲几乎每天早晨送她,母亲厌烦了妮可的拖拉,然后却一直送她,希望上课不迟到,同事乞讨妮可第二天能够奇迹般的准时出门。
后来,母亲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妮可坏习惯的帮凶,她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女儿不受到她所面对的世界给予孩子的压力。
她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其实是在伤害女儿,因为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是无法避免的。于是母亲改变做法。她承认,准时赶上校车是女儿需要学习的一种技能。否则就会逐渐发展成不尊重别人的日常安排的习惯。
那一天,妮可起床后,母亲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帮助她赶校车,而是站在旁边,把一切交给妮可。不奇怪,妮可错过了校车。当时母亲也没有拿外套和车钥匙冲进来,而是穿着睡衣,慢悠悠的喝着咖啡。
一分钟之后,妮可意识到,妈妈今天早晨不会开车送她。吓的哭起来:妈妈,我该怎么办?你要帮助我。虽然看着女儿担惊受怕并不舒服,但母亲知道,让妮可知道迟到的自然后果更加重要。
于是母亲让女而在那里焦虑了整整五分钟--------这不是一种指责,而是让女儿冷静下来思考各种因果关系。然后,母亲建议:“让我们想想解决方案。”几分钟之后,妮可实事求是地说:“学校已经开始上课了,我知道去老师的办公室开一张迟到证明。”当天,妮可得到了迟到证,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错过校车。
沙法丽萨巴瑞博士说:当一面口头痛斥孩子的行为,一面在行动上加以默许,这样做会加倍的伤害孩子。
当不再掌控生活,不再掌控孩子,让生命自由的流淌,就会看到真实。你不再有美丑,对错的观念。只是看着,听着,触摸着,感受着,没有怀有形象的念想存在,也就没有欲望的延续。喜悦之心升起,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