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故事

我们团聚,如人间悲喜剧

2017-02-04  本文已影响0人  WaitForWhy

2017丁酉年,于我家稍有不同,作为超半数人口的本命年,予以重视也是理所应当,毕竟其中不乏家权在手、执掌厨卧的灵魂人物。

从年前开始,他们身上逐渐添置的各种深藏不露又暗含心机的红色系,无一不彰显着报晓金鸡十二年一轮转的郑重回归。

当然要重视,必须要重视,要从年头重视到年尾。


寒假后因为个人原因,我临时决定提前不少时间归乡,四十八小时内我用多种交通方式赶了近五千公里路,从满目葱郁到漫天大雪,内心着实感谢祖国如今飞速发展的地空混合交通网路,也顺便着实心疼了一把自己在路上潇洒跑掉的银子。

归乡后基本借居于外祖父母家中,与二位老人日夜相处,与邻里亲戚频繁往来,人语声烟火气,孩童哭闹老人打盹,屋子的角角落落里都藏满了我始料未及的醇香的日常气息。经过几日后方觉,这一差事远比想象来得艰难许多。所有渗透进生活小细节的习惯差异,时间久了,也不是不恼火。

十几年的岁月里,每年回乡的日子逐渐变得屈指可数,与家中长辈们的联系也仅仅流于形式,每月一例电话或短信,寥寥数语之后,实在难开口,何况每个话题的准备过程都颇费神力。

在这与我的生活天差地别的氛围里,我内心里始终隔着陌生疏离。然而数次抱怨后自我疏导,此时本就是难得相见的亲戚间交融汇聚的时段,怎可过分享受自我。

小时候逢年过节,总听见长辈们说,过年是为了孩子们而过。孩子们高兴,欢欣鼓舞元气满满,家里就喜庆,像烟火一般炸裂开来的欣欣向荣之气就能在屋内久久散不去。那些能够将年味提炼浓缩的各种美食佳酿,早已在近一月的准备过程中被孩子们寄予太多期许,只等到时机成熟登台亮相的一刹那,方能将团圆的感受化成百转千回的浓淡滋味。

那时并不能十分懂这句话,觉得喜庆是共享的,欢乐是平等的,年节时分,哪有不开心的道理。长大后才明白,隐藏在丰沛和狂欢背后的年复一年的斟酌与操劳,早已磨去了大人们对重聚的期盼。

长大后,过年的感受随着不断简化的步骤也趋于寡淡,当年能一手操持整个年关里外事物的外祖母,如今连坐下起身都费力,母亲也因各种缘由而并不能自如完整的复刻整套工序。最后自然,那些繁复步骤则是能省则省,旧风旧俗也是能丢则丢,甚至今年我家桌上的糖果炒货都是匆匆凑齐的,年夜饭的菜单也是根据零售剩余和冰箱存货临时调整出来的。

(这不是我家的年夜饭哈)

然而当年夜饭的气氛如预料当中,在新旧交替之际,随着零点的钟声被烘托至最高潮处,人声鼎沸酒过三巡,正处于失控边缘的嘈杂环境里,那些尴尬无比企图探入隐私的话题开始逐渐苏醒露出苗头,所有我们私下在手机上正奋力吐槽的一切,在过年这一特殊背景环境下,都显得荒唐而合理。

撇开七大姑八大姨借着特殊时机公然挑衅攀比不谈,年节时分,旧俗传统的特殊意义,哪怕是如此这般令人无奈的形式,也有被保留的权利。

新人类不知旧规矩,老人家看不过新风尚,当交流已然出现不可跨的鸿沟,情感裂痕随之就更加难以弥补,我们一边心怀愧疚意欲用各种替代品来补偿老人家苦苦守望的眼神,另一边又不能忍受时代断层下的异度世界,煎熬万分后还是匆匆逃离。

尴尬非常的时节背后,是赤裸裸的当下所有年龄段的人们对春节抱有的失望和被动,我看着拜年期间碰见的总角之年的孩子们,一脸迷茫的望着电视里滚动播出的年俗风尚,并不相熟悉的邻里尴尬对坐,抓耳挠腮企图找到可以长聊的话题,也并不是不惋惜。

然而也只有借着过年这一契机,热闹并且庞大的亲戚团体才能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远万里不辞疲累也要跨过千山万水而来。即使减去奔波只余三两日时间探亲,在外子女也要挤进春运的列车,忍着方便面臭脚丫的味道,构想短暂的团圆时光,将一年的辛苦酸甜都寄托于此。

我们如今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高歌自由灵魂独立精神,将有趣和创新挂在嘴边,在永远不睡的城市里寻求新生,生怕活的不如别人精彩。

可能早都忘了午睡醒来楼下麻将桌的声音。

春节所包含的意味,浓烈厚重得无法用三两句解说,身处其中,才能深知其味,日渐苍老的爹娘和逐渐陌生家乡,如一口用新雪冲泡的陈茶,清冽润喉略涩口,个中滋味全都滚动在心头。

不断离别复又团聚再离别的意义,可能就是不断提醒我们,走得再远也要记得回来看看,哪怕只是看看,看过后更加急于逃离,那也好过迟迟拖着不肯回来。

现在是丁酉年正月初三的夜里,我身处距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小时飞行时长的空中。此次探亲,匆匆到达又匆匆动身,临行前打包行李,我们装上了许多自家独有的味道,虽然已经拒绝许多,但仍旧满满当当塞紧了两个箱子,关门时不忍看清老人家转身抹掉的泪珠,假装不久后即将归来。

在我力所难及的地方,只能祝愿他们新岁安康,万事如意。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仅为分享,不做其他商业用途

我是茗嫣,如果喜欢记得点❤❤呦

来聊一聊你过年回家有什么有趣或生气的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