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2023-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聆听镜看
蔡邕《笔论》原文和译文
原文: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译文:
书法,是抒发书者的性格、情操的。想写字,要先排除俗务杂念.使性情放任恣肆,具有丰富的想象,然后再执笔挥毫。如若为事所迫,即使用中山兔毫笔,也写不出好字来。
写字,先要默坐静思,随意所适以任情寓性,不能乱说话,要心平气和,态度敬重严肃;这种深沉寂静的神采,如同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那样,字就没有写不好的了。
写字写出的体势,须合乎某种形象。即如坐如行,如飞如动,如往如来,如卧如起,如愁如喜,如虫吃木叶.如利剑长戈,如强弓硬矢,如水火,如云雾,如日月。这些形象,在整个字势中能有所体现,才能称得起是书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