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学习会计学9期学员作业交流群

会计学小白的成长之路3

2017-04-12  本文已影响92人  一纸一话

前言:

本文为会计学小白,一个星期的收获整理。

本期教你如何结账,并用专业的方式,读懂其他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助于你炒股哦~

微信原文 点这里看,排版更惬意,还有配乐哦~

本图片来自网络

目录:

一、会计报表的分类

二、温故知新

三、结账

四、“本年利润”账户

五、分析企业年度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分类

1、资产负债表:表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资产负债表(部分)

2、利润表:费用、成本、支出;收入、收益……最后都要反映在利润表上。这些最后被反映到利润表上的会计科目,都直接影响了组织的利润,所以最后需要被反映到利润表中。

图412

3、现金流量表:本文暂不讲述。

三大报表的编制我们今后再细说。

二、温故知新

分录的分类:业务分录(平时)+调整分录(常常发生在月末)+结账分录(本文第三点,月末必须发生)

《会计学小白成长之路2》中详细说明了调整分录。

那么,你还记得调整分录的特点有哪些吗?

1、本月应收未收

2、本月应付未付

3、已收算本期

4、已付算本期

这四点总结,是为了方便记忆。除此之外,你可发现了调整分录的共同点?

我们先看一下几个例题:

例一:本月应付租入固定资产租金100元,年末一次结算。

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100元

贷:其他应付款100元

例二:某商场本月应付销售人员工资5000元,发放工资时间为下月8日.

调整分录:

借:销售费用5000元

贷:应付工资5000元

例三:本月应收出租固定资产租金100元,年末一次结算。

调整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100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元


例四:上年末预付本年固定资产租入的全年租金1200元。

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100元

贷:预付账款100元

例五:年初预收固定资产出租的全年租金1200元。

调整分录:

借:预收账款100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100元


有没有发现,每个调整分录,都不涉及直接的金钱交易——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都没有变动。

其次,调整分录的借贷方,必定一方涉及利润表,一方涉及资产负债表(涉及利润表的一方,我已使用粗体表示。为什么费用涉及利润表?你可以看一下本文第一部分:会计报表的分类)

最后,做账的依据,全部都是“权责发生制”,没有以发票为依据的调整分录。

以上三点就是调整分录的共同点,接下来我们做两个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原始凭证?

A、采购合同

B、生产计划

C、领料单

D、采购发票

E、付款凭证

F、现金支票

2、下列明细账,是属于三栏式、多栏式、还是数量金额式?

A、财务费用

B、生产成本

C、库存商品

D、应收账款

注:明细账就是某一个会计科目的借方、贷方,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本题中的名词,出现在《会计学小白成长之路2》中 图40304,里面有介绍。

参考答案是:

1、CDF

2、A、多栏式;B、多栏式;C、数量金融式;D、三栏式

三、结账

1、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

银行存款期末余额=期初余额+22000-1000-10000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4000-1000-2000

2、账户的分类:(按账户是否有余额)

有“余”字的账户属于“实账户”。

图41201

实账户: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即资产负债表账户。

虚账户:没有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一类账户。包括:收入、费用类账户。这些账户在月末或者年末,产生的“余额”会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所以就没有“余额”了。而“本年利润”账户是“实账户”,是有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

例如:

当然,同时,在“本年利润”账户中,也要记录本次分录:

3、实账户的结账:

只需转入下期,不需编制结账分录。(转入下期的意思就是将余额转入下一期的期初余额)

四、“本年利润”账户

不难发现:费用类的账户,多是减少利润的帮手;而收入类账户,多是增加利润的助攻。所以,月末做结账分录的时候,“本年利润”账户是一个闪耀的主角。它的借方一般被“费用类账户”霸占;而它的贷方往往被“收入类账户”霸屏。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本年利润”账户下方的“借余”和“贷余”上。这两个名词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你今年的利润是“+”的,也就是组织有收益,你的期末余额就写在“贷余”的位置;相反,如果今年不景气,利润是“—”的,你的期末余额就写在“借余”的位置。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图41201中的“利润类账户”的“余”字,是写在右边“贷方”的,也就是“贷余”位置。不错,那张图表示的是一般情况下的“期末余额”应该存在的位置。

话句话说,你的组织利润是“—”的,属于非一般情况。你们应该好好反思。

“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余额”,是在年末结清的,月末不需要结清,月末只需要将“虚账户”结清就行了。

问:年末,怎么将“本年利润”账户结清呢?

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是会被分配的,还给股东或者投资……“未分配的利润”将

变成下一年的“期初余额”。循环往复,直至组织解散。

至于此时你的结账分录中,“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分别位于什么位置。是借方还是贷方?完全由“本年利润”的“期末余额”决定。“期末余额”位于“贷余”,则借方是“本年利润”、贷方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反之,则颠倒。

五、分析企业年度报表

做完年末的结账分录,接下来迎接你的就是编制报表

为了保证报表的准确性,组织的财务人员往往会定期对账。对账时遵从四个原则: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

你是不是很兴奋,觉得自己离做账的终点不远了。但是,我今天不分享如何编制报表。我分享如何读懂报表。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公司“算账”,很多时候,为了隐瞒公司的惨状,许多财务人员的任务往往是“努力生钱”。

大家先看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本次仅看利润表):

本期发生额,是指:当年的;上期发生额,是指:前一年的。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2015年的净利润比2014年少了四分之一。似乎2015年总势还行。别急,我们慢慢分析。

1、营业外收入比2014年增加了;

2、营业总收入降低了近一半;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

4、2014年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很高;

5、营业总成本降低了近一半;

6、……

首先,营业总收入减少,说明了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正在缩水,支柱都快撑不住了,天会不会塌?

其次,营业外收入增加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的利润还是坚挺着,支柱是快支撑不住了,那就再造几根一次性柱子喽。

除此之外,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少。(主要是指计提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计提:预先计算那些已经存在或即将产生的应付账款。)

最后,在2015年这么不景气的收入下,靠什么力挽狂澜使得净利润还是蛮好看?因为营业总成本降低了近一半。你口袋了装的少,舍不得用了,于是用的少了,从而使得剩下的还算凑合。

分析完2015年的净利润,我想说一下2014年的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大家不难发现,这一项很高。这主要是靠卖房子等手段把固定资产卖掉、租掉,拿到钱。而根据2015年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不及2014年,这一点,不妨大胆猜测:2014年的净利润这么好看,少不了“卖房子”的功劳。

而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凭借这种一次性的手段,肯定是不会长久的。但是,至少说明一点,那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努力生钱”的手段很不赖。

学会分析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助于你投资炒股,因为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骗局,但是当你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你就有能力自主拆穿骗局。不能保证你一定赚钱,但能够预防你赔钱。


小白和你一起成长。

谢谢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