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阅读的艺术
导读
我们知道对很多创作者(设计师、画家、匠人、作家等)来说,能称其为作品的物件,或多或少都与艺术沾点边。然而成就艺术,却需要得到客户、读者或是其他受众群体的一致认同。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关于阅读的艺术,也许有人会说,只有那些笔耕不辍的文字创作者才有可能将作品打磨成艺术品吧,阅读是读者的事,如何能成就艺术呢?
此言差异,没有读者,书就构不成浏览及阅读,无人问津的内容,书写的手法再精湛、内容再精彩,也无法被作者当作藏品一样珍惜,他们甚至会对写作产生怀疑,这一点在《如何独处》及《写作这回事》中都有提及,故不赘述。
01 你还记得你读过的第一本书吗?感受如何?
举个例子,很多读者第一次看书时,通常都会认真对待,第一次读的书不一定会给你带来长期记忆,你可能无法记住书中的内容,但是你会记得当时专注而又享受的那种感受。哪怕你不再喜欢读书了,这种感受依然记忆犹新。
这一点,我也跟身边的朋友确认过,这无需刻意确认,朋友H阅读体验已经长达两年之久的时候,卖掉了几乎所有读过的书,唯独舍不得卖掉他阅读生涯中的第一本书,我还清晰的记得书名叫做《终身成长》。
人们对于经常出现的感受,往往不会过多留恋,但那些昙花一现的感受,不论好坏,他们都会心存余念。有些感受在记忆深处不常触碰;也有些感受使得人们心心念念却不一定能常常体会得到。
02 好的阅读感受从何而来呢?
1)读者对书中内容的高度认可
读者如果没有在书中寻找到能使自己引起共鸣的内容,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判定这本书对自己来说没什么用。
但是怕的是读者把主观感受表达成客观描述,“这本书对我来说用处不大”与“这本书也没什么用嘛”可是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其他想要阅读此书的人若是看到这种言论,想要不被影响可是很难的哦。
2)阅读时间跨度不长
能为读者创造了一气呵成的阅读体验,这关乎于读者本人留给阅读的时间是否充裕,以及他们对书中内容有多大兴趣。
内容若是能够调动起读者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为阅读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时候他们自己就会调整阅读的优先级,使阅读时间变得更加整体。
03 享受阅读的感受,会令读者想要不断创造阅读的机会
当读者拥有较为享受的阅读感受时,他们就会不断创造这种感受,因为阅读这件事为我们带来的喜悦及享受,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代替这种感受。
为了不断获取这种感受(自我满足感、成就感、自我认同感等等),他们就会为阅读创造更多的时间,接着他们就会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速度及理解能力——对读物的内容有明确的需求——谋划及精简书单——提升阅读效率。
经历了读者普遍都在经历的成长过程后,他们对自己的认知需求就会越来越了解。
当读到自认为内容过于浅显的书籍时,他们会略显失望,但是读者与读者在相同的阅读水平下,认知高度却依然会有所差异。
遇到这样的状况,有些读者会直言不讳地以主观判断劝谏读者不要浪费时间去读某些书;
而“宽容”的读者会考虑到作者创作的艰辛,以及作者的写作水平也需要在时间的检验下得到精进。
04 读者在阅读中提升阅读水平,作者在创作及读者的反馈中才能提升创作力
我想说的是,一本书能否得到读者的成全,成为大家认可的好书,其决定性因素之一,就在于读者能否宽容地看待作者所创作的内容。
在宽容的反馈中表达真实感受,同样热爱读书的作家一定会对这种中肯、客观的感受而表述感谢,因为他们对文字是心存敬畏的,读者反馈的文字同样当然具有参考价值。
一本书对于读者来说,主观上所理解的好坏无法构成书籍本身的价值,但是这种反馈却会对书籍的市场构成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读书人必须要走进书店去翻实体书,才能安心选购自己的书单,而面对大量的畅销书,却因唯恐被宣传力度及浅显的书评所影响而不敢乱买。
因此读者及作者都需要力所能及地维护这个市场,这样我们才能一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一边激励着作者稳步提升创作力、写出更能打动读者的观点。
05 小结
我认为阅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好的阅读体验令我们不断创作阅读的机会,在阅读中进行者思想上的融合及再造。
而读者对于书中内容深度的“要求”也在随着阅读水平的走高而不断提升,这才成就了作者们更有力量的文字、更加深刻独到的见解,以及更加娴熟的表达技巧。
阅读对读者及作者来说,意义都很重大,读者若能拥有协作精神,那么不光是读者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作者也会体会到作品被成全的感受,这种感受将为作者们提供持续进步的动力。
这样的轮转,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成就阅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