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樊登读巜刻意练习》有感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鲁迅的一句话: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爱迪生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在这本书里也列举了天才的背后,是来自刻意的练习。
什么叫刻意练习呢?它和一般的练习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第一个就是要具有明确的目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最好这个事是可以衡量的。就比如说为什么跳水、国际象棋、记数字或者做俯卧撑这种事最容易做刻意练习呢?就是因为它好衡量,有着明确的标准。所以每次训练都有着明确的目标。
第二是专注。书中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美国著名的作家叫富兰克林,也是科学家。这人是最早的天才之一他把电引到地球上,富兰克林除了会写作,会做科学之外,他还有一个嗜好就是他喜欢下国际象棋。但他总是不能够进入一流高手。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富兰克林在下国际象棋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进行刻意练习,他把下国际象棋当作一种休闲活动。所以他总是有朋友来了下一下,也没有专门找一个比他厉害的人做教练,他也没有每次去记录每一个棋局的这种变化。他只是当做个人爱好,所以就是总是不停地下, 总是不停地下。就像我们一天到晚地打牌、打麻将,但你很难成为赌神。但富兰克林是写作的高手,那么富兰克林是怎么成为写作的高手的呢?他在写作这件事上进行了刻意练习。因为富兰克林小时候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条件去上学,但是他又觉得自己很想写文章,怎么办呢?他就找来了一本他特别喜欢的杂志,然后把那本杂志上的文章读一遍之后放下来仿写。什么叫仿写?就是假装又写一遍那个文章,自己写一遍,写完了以后再拿自己写的文章跟原文去对照。对照以后发现说我怎么漏了这一段,我这个词用得不对。你看这叫刻意练习,他在不断地设定目标然后不断地做练习,不断地做反馈并且不断地改进,这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基本的流程。所以他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成为了大师。
第三个就是要努力地挑战走出舒适区。每一次的练习都要跟上次有一点不一样,然后每次练习都要有反馈。比如减肥,要准备一秤,这就是反馈。每天在让自己瘦的过程当中都要去称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瘦,如果瘦了,是因为什么?如果没瘦又是因为什么?然后再不断地进行练习,这就是刻意练习的一个基本架构。
在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心理表征,什么叫心理表征呢?这是一个专业的名词,书中没有解释,樊登老师的理解是:你对一个事物所形成的一个反应,一个下意识的反应。明白了这个概念,你就知道我们训练的目的就是把我们训练成对这件事情有下意识反应的,具备着完善的心理表征的这么一个人。比如参加诗词大会的人,他们肯定也是对诗词进行了刻意练习,并达到当说出某一句诗时,下意识就对出下一句。
当你能够把工作视作练习的时候,就一定能够突破三种错误的思想。哪三种错误思想呢?就这本书所要对抗的三种错误思想。第一种错误思想就是基因限制的思想。第二个是足够长的时间。很多人认为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就能够怎么怎么样,这个要突破。第三件事就是只需要足够努力,我就一定怎么怎么样,不一定。你要想办法,有刻意练习的方式。那就是你在每一次做的时候,都能够给自己反馈。
简单来说,刻意练习要记住3F原则:一是要专注,二是要有反馈,三是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不断挑战舒适区。
任何一个人从开始刻意训练到最后成为高手,都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叫产生兴趣。 第二个阶段叫作变得认真。有节奏、有规律化地进行。第三个阶段叫全力投入。 那么第四个阶段叫作开拓创新。
其实我们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会有规律的进行,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刻意练习,但是最终没有让我们有所成长的是不够坚持,不够专注。就比如读书这件事,其实有的时候真的需要有外部的力量介入去影响自己,监督自己,这个时候我们的动力才会持续,缺少了外界的监督,内心有时会松懈。读书的反馈不仅仅是写读书笔记,还可以自己尝试着把书的内容讲一讲,就像樊登老师一样。讲的过程也是一个强化、内化的过程,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刻意练习,我准备就从读书开始,每天给自己定下任务量,坚持完成最低目标,每读一本书都要写读书笔记,或者是把书讲一讲来作为反馈。但在坚持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提升自己的专注力,不被过多的杂务所影响,让自己沉浸其中,这才能从书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