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呀!爱情呀!人啊!
离别便有相思。
离别,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是父母阻挠而不能在一起,有的是一时吵架而分手,有的是异地恋,有的是在一起了然而不得不分开去工作、居住等等。
然而,现代人估计对相思二字已然变得陌生了,
各种各样的现代化通信设备,网络视频,飞机高铁,“坐地日行八万里”,相思无从谈起。
即便相思,也是单相思,写起相思也是淡而无味。
还是古人对相思体会的更深,写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元代徐再思的《折桂令·春情》
折桂令·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曲将少女的相思写的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怀春少女茶饭不思,低眉弄衣,倚窗哀叹的画面。
《清平山堂话本》 洪楩 卷二风月相思
夜深独坐对残灯,默默怀人百感增。
愁肠百结如丝乱,珠泪千行似雨倾。
月照纱窗光皎皎,风摇铁马响铃铃。
总藉夫人宽慰我,金樽漫有酒如渑。
这首词,曾经是我的最爱,虽然不是很有名气,但是能够产生共鸣。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几万只蚂蚁在身上爬,就像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就像一个人站在冷风中,脸被风吹得生疼……
而今识得相思滋味,觉得年轻时的无知,就像一头牛犊子,不撞南墙不回头。尤其是陷入一段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结果的爱情,那种痛苦和相思的滋味,真的是受够了。爱的越深,付出越多,越痛。相思,说明曾经真切的爱过。尤其是在那寂静的夜晚,一个人独坐窗前,愁肠百结,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泪珠如雨,却无人问津,那种情景,好生凄凉。
爱恨就在一念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谁能真正地了解谁呢?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多少人能逃过这人性的谶语?
有时,不是你有问题,不是对方有问题,而是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谁也说不清。
世上太多的悲剧都是发之于鸡毛蒜皮之小事,能怪谁呢?有时,人一旦情绪化,瞬间可以摧毁一切。小品里面说“冲动是魔鬼”,此言不虚。
爱情多美好多神圣的字眼啊,好的爱情令人生羡,然而总有一些爱情到了最后,却成了互相伤害,就像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人啊,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人啊,总是不知道珍惜眼前的人和事物,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
人啊,就像叔本华说的,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