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任务群教学走进“真实课堂”》阅读有感

2024-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桉子哥哥

        新课改是要关注热点,哪新往哪走。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目前对于小学的六个学习任务群的理解也只是略高于字面上的意思。有很多也只是因为上了那节课,在课后反思时有感而发——原来在这里可以有这样的任务群学习。比如说在上《雾在哪里》和《雪孩子》可以进行跨学科学习,打通语文与科学,带孩子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了解水、气、云之间的转化。再比如《树之歌》可以进行语文与地理学科的牵引,带学生了解不同的纬度,有不同的植被。当然这些跨学科学习只是一颗种子,让孩子们知道原来学习的天地如此广阔。

        黄老师说核心素养的引入是根据学生的需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名词,这是体现社会成长对学生需要的增长。我想这些任务群也是对教师的挑战,毕竟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不能继续停留在为了教课文来教语文,要努力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达成语文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媒介与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懂得带领学生海中拾贝,以语文为基准管中窥豹。

        当然因为对于小学学习任务群的学习都不到位,所以看高中的18个学习任务群就更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但是同是语文教学,层层递进,肯定有异曲同工之妙。“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任务群不仅是指课程内容,更主要的是指一种理念和教学方式。于是乎行正致远,理念先行,作为教师必须先要有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理念才能知行合一。

      一、教学定位:把文本解读、知识学习和分解训练转变为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群教学把“过去的教学模式”从文本解读、知识学习和分解训练为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学习任务完成成为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把文本的阅读,知识的学习、听说读写等训练,都融合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挑战性的真实情境和学习任务之中。以我浅薄的理解就是将以前教师灌输的知识变化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任务为前提去有目的的学习,从“我听”变成“我找”“我学”。

        二、教学设计:用情境创设和任务设置代替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练习设计

这一部分让我感觉现在的学习任务群学习类似于抛锚式学习,给出问题和情境来学习,文本与教师都只是学习的媒介。所以教学设计可以如下:教材研究、目标确定、情境设置、提出要求、任务转化、教学预设、资源准备,这给了我思考与实践的方向。

        三、教学过程:用真实情境中的任务驱动代替反复讲解、不断提问和简单训练。其实这就是从教师主导变为学生主体,一切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黄老师介绍小说单元可以进行改编改演,其实也就是学习的方式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不再是简单的说教。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个人输出而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当然课本剧类的教学方式,也是让课堂活起来,教学方式活起来,学生思维活起来。当然“演”的方式耗时耗力,一般采用最多的还是比较学习,多种形式的比较,有文本与文本的比较,还有文本与影视作品的比较。

        当然任何一个学习任务群只有走进课堂扎根课堂才能体现他的生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