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悬浮 丝丝入扣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风筝悬浮 丝丝入扣
爱上一只风筝,恋上一本书,这已经是第二次看完《追风筝的人》。本次阅读,我从一个忠诚的读者角度,开始反复思考小说作者“如何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这一问题,并产生几点粗浅的感受:
独特的叙述语言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会讲故事的人。本文以第一人称口吻,叙述了了一个发生在阿富汗的主仆两代之间的关于背叛和救赎的故事。这种真诚坦白,直视灵魂,无私无藏的叙述方式,让人不自觉地放下戒备,走进故事。并打通自己的内心黑洞,和主人公阿米尔一起进行艰难地自我救赎。
同时作者诗意而略带忧伤的抒情,深刻而冷静认知评论,敏锐而独特的描述语言,都不由自主地使读者不由自主地随之沉浸思索,在我们的记忆里历久弥新。
主题的普适性
发生在父亲与阿里,阿米尔与哈桑两代人之间的这种关于背叛和救赎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上演,所以本书主题具有广泛的普适性。
这种基于地位、种族、宗教派别甚至贫富、职位而造成的双方不平等的关系。包括所有建立一定联系的强者与弱者,施暴者与受虐者。一方付出牺牲,奉献永远的忠诚;一方轻蔑漠视,甚至背叛伤害。
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为了战胜人性的自私和保守,使得强者收敛自赎,使弱者觉醒自救。从这一点来看阿米尔做到了,可哈桑永远没有了机会。希望给弱者以警醒,要像人一样平等的有尊严地活着,如果自己都不去保护自己,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希望。
从这一个主题说,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找到了药方,比如当今人类社会还存在着的人类战争、种族仇杀和恐怖主义等问题。这也许是故事主题的隐喻和延伸。
情节的跌宕与对照
文章中的情节就像真实的生活一样,总是让人喜忧参半。比如在遭遇阿塞夫的第一次威胁与哈桑的的生日礼物并行;比如哈桑守护故园的安宁四年与夫妇俩惨烈死去;阿米尔寻找索博拉的简单和救赎的艰难……
故事随着那只隐在背后的那只风筝在明媚与阴暗,幸福与苦难的云层之间穿梭,显示着生活的真实与荒谬的背离,启示我们思考什么事应该做和什么事反人性。
同时,上一代父亲背叛阿里与这一代阿米尔背叛哈桑的情节不同,但原因如出一辙。
童年时阿桑用弹弓击退阿道夫保护阿米尔,多年后又是哈桑的孩子用弹弓打伤阿道夫救了阿米尔一命,他们父子两人宿命式的成为阿米尔的保护人。
还有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誓言,最开始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时响起,最后是“我”对索博拉追风筝时默念,这种奉献和爱已经圆满实现了转移。
浓郁的地域风情
阿富汗,弥漫着沙漠贫瘠和绿洲富饶的的西亚邻国。
皇族内乱,苏联入侵,塔利班的种族清洗……
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穆斯林中的逊尼派与什叶派……
喀布尔、白沙瓦,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大城市……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白杨车道,各种各样的吃食,还有孩子们所期待的一年一度的风筝大赛……
阿里所唱的催眠民歌,阿米尔关于熊的梦境,索博拉名字起源的经典英雄传说,阿米尔结婚时年起《古兰经》……
勇敢、刚毅、爱好和平的精神传统……
这些地理的,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东西,都深深地为故事打上了鲜明的地域烙印,故事因此而独具魅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阿富汗风情也因此成为这本书的独特阅读标签。
《延河·绿色文学》上说:“优秀的小说家就是擅长讲故事的人,莫言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就是《讲故事的人》。”小说可以去追求意义,可以去追求文本,但都要在故事中。致敬,《追风筝的人》;致敬,《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致敬,《追风筝的人》的译者李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