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思维,和老板思维,最大的本质区别是这个
打工人到老板思维的转换,仅需问自己这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你在为谁的目标服务?
仔细想一下,我们每天996,为了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一份又一份的报表、一篇又一篇的推文,然后公司每个月给我们发工资。
这种行为,本质其实就是老板每天花几百块钱,买我们两样东西,一样是每天8小时甚至10小时的时间,一样就是我们的智力和能力做出的成果。
但我们的时间和成果,是在为了谁的目标服务呢?
没错,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我们每天当牛马,本质上就是在为老板的目标服务——
服务于老板的一个又一个新项目的目标;
服务于帮助老板卖一款又一款产品的目标;
服务于老板想要换新车、换新别墅的目标.....
但是我们自己的目标呢?谁来服务?
是每个月工资到手之后,去国外旅游、去买想要的手机、去吃自己想吃的美食,这就是服务于我们的目标吗?
实际上并不是,这是打工者的思维。
我们可以来一起算个数学题,假想一下,某一天退休时,你理想的积蓄是多少?以你当前的月薪,大概要多久能够实现?
比如,你希望退休时有100万,假设你当前的月薪是8000块钱,每个月省吃俭用,能存下来一半是4000块钱,一年按十三薪,能存下来是5.2万。
不考虑未来薪资涨幅和副业收入增长的情况,那么按照这个情况,存满100万,大概需要20年。
这还没算上其他的开销、额外花费、养老育儿、意外等等各种费用。
那么,这是你想要的吗?
至少我的感受是,这TM得猴年马月才能挣到啊~!
: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把打工的目标转化一下——
不再以老板的目标为目标,而是以自己的目标为目标,你就会发现,打工的心态在那一瞬间一下子就改变了。
比如,当你打工抱着「服务于自己的目标」的心态时,你每天上班的目标,可能就变成了:
今天我要把这个项目做好,提升我的项目操盘能力,以后我就可以独立带一个项目了;
这场活动做好了,以后找工作都不用愁了;
我的目标是,学习一下老板平时怎么和渠道打交道、怎么拉拢资源的,以后说不定我也能自己开个公司。
你看,这时候整个心态都变了:在老板的公司,向老板偷师,用老板给的机会和平台,来试错,然后提升自己的能力,结果老板还倒给我钱。
这不就是妥妥地花别人的钱,来帮自己升级打怪嘛~稳了!
当你不断地以「提升自己的长远能力」为目标的时候,你就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这个杠杆就会撬动你,缩短你赚够100万的时间,比如原来可能需要20年,但现在通过不断地服务于自己的目标,「让自己变得更加值钱」,这个时间就缩短到了15年甚至10年,提前退休都不是梦。
所以,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金钱的积累,而在于能力的增长和视野的拓宽。
别让打工成为生活的全部,而应是通往梦想的阶梯。
别让老板的目标成为你的终点,你的价值,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