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 :心的救赎
放下手中的这本《追风筝的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阿米尔、哈桑、拉辛、拉索博这些名字一直在我脑海里转动,一幕幕温暖的童年画面,一幕幕令人揪心的场景,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都让我不得不再回到这本书中。
1.风筝
故事从拉辛与阿米尔的一次对话中展开,跟随阿米尔的记忆回到了70年代的阿富汗,回到了他的童年。阿米尔是当地的富豪公子,哈桑是他的仆人。他们两个一起玩耍、一起看电影、一起斗风筝,总之每天形影不离。
通过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细致描写,让我了解了阿富汗的民俗民风,因为我印象中的阿富汗源自于9.11的恐怖袭击,只知道本拉登,只知道那里贫穷,只知道那里战火纷飞。
在对童年一些列的描写中,斗风筝是最吸引我的,因为我从来不知道风筝可以用来斗,通过激烈的对抗(用自己风筝上的线去割断对手的线),满天的风筝最后只会剩下一只,而这最后一个风筝是胜利、幸福的象征,因此所有人都会去争夺这最后一只飘落下的风筝。
正是因为这只风筝,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巨大的转折。哈桑在拿到这只风筝后遇到了阿瑟夫,因为之前为了保护阿米尔,哈桑与面前这位比他高许多的阿瑟夫发生过冲突。
而阿米尔为了找这只证明自己的风筝在极力寻找哈桑。在巷子土墙后面他看到了被阿瑟夫训斥的哈桑,因为自己的懦弱,他眼看着哈桑为了保护他的风筝而被阿瑟夫强暴。
在阿米尔遇到危险时,哈桑会不惜一切去保护他(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当哈桑遇到危险时,阿米尔选择了逃避,或许就像阿瑟夫口中所说的那样,阿米尔从来没有把与他天天在一起的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他只是他的仆人,只是个哈扎拉人(阿富汗名族之一)。
阿米尔无法面对自己的懦弱,更无法面对哈桑,他再一次选择了一条错的路,他栽赃了哈桑,为了能把他赶出他的家。
2.正义
1979年苏联侵占阿富汗,阿米尔和他的爸爸不得不选择逃亡,离开那个战火纷飞的家乡。
作者再对逃亡这段过程的描写中,我对这一段的描写记得尤为清晰,他们坐着卡车去往巴基斯坦的路上碰到了苏联人的过境查岗,面前的这位苏联年轻士兵在扫视了一圈后,对这辆车的负责人说,他想霸占车上的一位阿富汗妇女,在负责人和那位妇女丈夫的苦苦哀求下,他丝毫没有改变主意。
就在此时阿米尔的爸爸站了出来,跟那位士兵交涉,他不惧怕死亡,正是因为他的正义,最终挽救了那位妇女,我只记得阿米尔父亲对那位士兵所说的一句话,“战争也需要道德”。
当美国出兵阿富汗把这些可恶的塔利班歼灭时,我有时会想也许世界上需要这么一个强有力的超级大国。
3.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贯穿整部小说,为什么阿米尔与哈桑同是阿富汗人,但是地位待遇却那么的不同,只因为他们的种族不一样。
在阿富汗,哈扎拉人只能是劣等名族,而叶普什人才是真正的阿富汗人,所以他们不把哈扎拉人当人看。
后来的塔利班政府时期,塔利班屠杀哈扎拉人,仿佛看到了德国希特勒时期屠杀犹太人一样,他们为了一己私利,屠杀那些善良的人们。
4.因果轮回
哈桑的嘴唇是兔唇,阿米尔的父亲请医生给哈桑做了手术治好了他的兔唇。而在小说的后面我们知道,在解救索拉博的时候,阿瑟夫把阿米尔的嘴唇打成了兔唇,这是多么的讽刺。
哈桑是忠诚的仆人,忠诚的没有一点私心,把自己的爱全部奉献给了阿米尔。可是阿米尔却不是这样,他懦弱,他自私,他为了博取父亲的爱而去伤害一个忠诚的哈桑。在小说的最后,索拉博拿着风筝线,而去追逐风筝的却是阿米尔,但我看到了哈桑的影子,此时我明白了阿米尔要照顾索拉博一生,他要对索拉博忠诚一生。
5.赎罪
作者年少时犯下的错误,就像胃里的酸水一样,时不时就会出来扰乱他的心智。因为他的错误,导致了哈桑悲惨的结局。如果当时他挺身而出,如果他当时不去栽赃哈桑,那么后来也许哈桑会和他一起逃亡美国过上自由的生活。
可是事情没有如果,发生了就不会改变,作者为了年少时的错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一直在赎罪的这条心路上走着。
这部小说洗涤心灵,让我知道我们要始终相信正义,我们需要信仰,我们需要道德。
让我学到的不止这些,就像作者自己评价的那样:身为作家,若读者对这个故事、对里面的人物和他们的艰苦、对情节的纠缠转折有所触动,我感到激动。身为阿富汗人,当读者告诉我,阅读这本小说让他们对阿富汗人有了具体的认识,他们再也不把我的祖国看作仅仅是一片不幸、麻烦不断、灾难深重的土地,对此我深感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