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诗与远方艺海

说说当代书家无法化古之殇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天狐

      一直觉得如张旭光先生、曾翔先生,胡抗美先生还有其他的一些先生,(劭岩不算,垃圾一个)为什么他们的书法到了一定阶段就停滞,甚而走向狂怪虚诞了?我们看他们早年学书,工夫很厉害,他们临帖的功夫也很厉害,可是后来发现他们就乱来了。

      我经常说书家是不是乱来,一看是不是可以被系统传授开去,第二呢,能不能被别人临摹学习,第三能不能有传世之效果,那这些方面他们好像都没做到,可是并不妨碍他们的江湖地位。

      尤其看曾翔先生的确是自得其乐,不似作伪。那么首先是对于文字和低的不尊重,看得出来是教养、学养非常贫乏,一股子粗俗之气。我就想到以前有位书法家说过,中文系的学生有诵读的工夫,而书法专业的学生有抄写的工夫,谁都不要看不起谁。我觉得这句话无意之间就指出了当代书法家为什么不能化古为新且有效。

      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传统教养不够,他们的知识贫乏,他们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书法家,且不说是不是艺术家。那么定位如此,书法家就只有在书法技巧上面做文章,技法上边我们都讲横平竖直,也就这些东西。除了学点西方的皮毛,一会结构,一会定型这些东西之外,他们继续进行可能就走不出转换的一条大路来。所以要想走出这种通天大道还是那句话,在书外的工夫。

      他们书外的工夫呢,既不能写对联,也不能写古典文章,既不能写出新式的好文章,也不能创造出新的形式,于是我个人觉得这就是现在的书法家的困境,如果这样下去,他们要不然就只有走那种其他的艺术形式拼拼接接,粘粘贴贴,动剪刀用浆糊来搞东西,是不是啊?第二种方式可能就是继续走那种狂怪之路,好像这样对他们的确是有经济上的好处,几十万一幅的书法艺术嘛,是吧?

      但是我想可能轻易走不出来这样的路了,功利性的追求是现在书法家们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传承上下功夫,敬惜字纸也有其必要。我真的建议中国书法家协会应该组织这些书法家们去好好的看一下,一支毛笔是怎么做出来的,一张宣纸是怎么做出来的,物力维艰,如此艰辛的人工努力被他们这样浪费下去,在他们额头和脑袋瓜子上应该放四个字叫做敬惜字纸。谢谢大家的关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