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美术馆 - 最后一日的“道隐无名”
对红砖美术馆早有耳闻。
周末邀请好友去莫奈展,被安利了红砖美术馆最后一天展出的“道隐无名”。在此之前从未听闻过艺术家奥拉威尔.埃利亚松,结束了这一日丰盈的观展体验,对这位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艺术家深感钦佩。
展览标题 “Olafur Eliasson: 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中文译为《道隐无名》)引自哲学家、同时也是埃利亚松挚友的蒂莫西·莫顿(Timothy Morton)在描述艺术时所使用过的一句话。
进入展厅之初看到展览的名字,狭隘的想国外艺术家为了落地在中国的展览,居然创作如此传统哲学意味的名字。而在阅读了展览与艺术家的介绍和进一步体验后,就能够逐渐的理解到了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先生作为策展人,取这个名字的合意所在。
作者介绍
整个展览在室内有八个展厅,室外有两处展示位。我们下午两点多到了美术馆,恰逢人流量最大的时候(看样子大家周末都不想起床),买票之后没有拿到导览图导致我们在闭馆之前没有参观到B1的“声音银河”,再此给红砖的售票人员打差评。
红砖美术馆一进门的下陷小天井上方就悬挂艺术家作品之一,“遗失的指南针”。
遗失的指南针
小天井对面的展厅内就是整个展览的核心作品“道隐无名”。
道隐无名指引牌
一进入展厅,就被巨大的发光圆环所震撼,房间天花板覆盖了通天镜面。仔细观察,才发现屋内实际只有半环弧形的金属发光圈,通过天花板的镜面反射形成了完整的圆形。同时镜面使得整个展厅面积扩大了一倍令房间有了超乎寻常的空间感。圆环内侧的发光LED灯发出的暗黄光芒,照射的每个人脸上都如进入了异域星球。
道隐无名(图片源自网络)
仰头镜面中的人群 展厅中在转圈的小朋友
天井东侧的二楼是被红砖美术馆馆藏的“水钟摆”。
水钟摆指示标
展品将声光电结合为一体,水管在闪烁的灯光下无序的跳动,地上洒溅的水花不间断的描绘出不规则的痕迹。
水钟摆“生物钟球体”与“冰川风景”在同一个展厅内重叠摆放,二维的抽象风景图与立体的玻璃球结合,同样创造了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本人无滤镜出演
“明日共鸣器与昨日共鸣器”是由艺术家利用海上收集光源的一种特殊金属材料,结合不同颜色的白炽灯创作的(具体什么材料没路过的导游讲清)。但创作者并未说哪一盏是昨日哪一个是明日,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想法。路过的导游说黄色是未来而蓝色是过去,但我更觉得蓝色才是未来,有着科技感的颜色同时在对面的墙上有阴影,就是说无论哪个方向都有无限的可能;黄色尽管面积更大暖色却像是单向的过去的时光。
侧拍 蓝光共鸣器 共鸣器下的我“聚合彩虹”是本次展览的重要作品,环形灯光下的人工水雾细碎纷飞,可以看到一片流动的彩虹在空中的水珠上滚动(就是人太多不好拍照)。
聚合彩虹(图片源自网络) 灯光底部(图片源自网络)
“《聚合彩虹》(Rainbow assembly)是一件由喷雾和灯光组成的装置,观众进入合适位置或角度时,会发现空中的彩虹,而且彩虹随你的移动而移动变化,引导人们产生身体动作去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 埃利亚松
展厅的另外一侧长廊是“圆角”,从0-90度不同角度的圆角镜面,每一处站位呈现着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户外的“盲亭”与“两个未思之思”,还有楼下的“声音银河”都因为时间关系和没有地图的迷路而没有看到。好在是“盲亭”与“声音银河”都被红砖美术馆馆藏了,希望之后还有机会能够看到。
埃利亚松的艺术观,一直强调与“人”发生的联系,对他而言,观众与他一同创作了答案。 “我对于挑战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明确答案案的,但是我有一个绝好的工具——他叫创造力。作为一名艺术家,我认为我可以和其他的人一起,共同创造出答案。” (引自《连线》(WIRED)报道《艺术会改变世界》)
2012年,太阳也出现在了埃利亚松的“小太阳”项目,通过参与大规模“生产”太阳能,这种手持式灯具的设计仿佛脱离了围绕唯一太阳运动的单一权力系统,关于如何让权利去中心化。通过每一个人的收割和分享太阳能,将电能“输送”给世界上七分之一的没有电能的人口。埃利亚松认为,难民的问题源自人口的问题,非洲的人口在极具增加,教育健康水准完全跟不上人口的增加,导致更多的人变成难民去到世界其他的地方。因此,他通过“小太阳”项目呼吁人们将行动和能量注入到解决难民问题和气候问题的微小行动上。(红砖美术馆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