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论语——为学 ,为政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考虑的志向;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三年以后仍不改变父亲所定的老规矩,可以说是履行孝道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谐为贵。古代那些圣明君主治理国家,但小事大事都这样做,也有行不通的地方。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所许下的诺言才可以实践。讲恭敬要符合礼,值得尊敬了会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这样也就值得尊敬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不求舒适,在治事上要勤劳敏捷,在言语上要小心谨慎,能够像贤者请教,来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王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而不巴结奉承,富有而不骄横自大,这种人,怎么样?
孔子说,可以,但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有而谦虚好礼的人。
子贡说,《诗》中说要像对骨、角、象牙、玉璧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了。因为告诉你这一点,你就能举一反三,知道另一点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为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用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他的周围。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的300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说,用政法去引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那样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15岁立志于学习,30岁说话做事能够站得住脚,40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50岁懂得了知天命,60岁听别人说话能判别是非,70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