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记忆之十一——维吾尔族传统民居和房产观
在阿图什,商品房的兴起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虽然如今这里的高楼不断拔地而起,但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仍随处可见。从单位办公室远眺,就是松他克乡的肖茹克村,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村庄。有时去同事家做客和进村入户,也能近距离观察他们的住房和日常起居。
阿图什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气候干旱少雨,往宿舍地砖倒杯水,两个多小时就蒸发了。独特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漫漫黄土成为天然的建筑材料。生活于此的维族就地取材,混上干草制作土坯,作为盖房的基本材料。不过,土坯房容易被风雨侵蚀,必须定期修补,我在去库鲁木都克村的路上,不时能看到矗立在路边的残垣断壁。
现在,还有一些维吾尔族居住在这种大致成方形的房子里。功能上,这种房子一般包括住房和庭院两部分。稍加注意,就能发现墙体非常厚,可达60厘米左右,具备良好的隔热效果,夏天很凉快。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架上炉子后屋里也很快就暖洋洋了。现在,有的维族老人情愿继续住这种外表其貌不扬的房子,也不愿意搬进用水泥砖块盖起来的新房子。
庭院的空间一般都很大,有的人家还种着一些果树。房间通常比较宽敞,但每个房间顶多有一扇窗户,而且不大,不开灯的话感觉有点暗。内部装饰通常较简单,但地面肯定会铺地毯,墙面一般挂壁毯或配以花纹。传统民居的家具不多,吃喝玩乐基本在炕上,到现在一些家庭都不装电视机、空调等电器。厕所大多单独盖在外面,在寒冬起夜有些不便。房顶很平坦,夏天既可以晒干果,还可纳凉。大门材料以木板为主,会雕有几何或植物样式的纹样。
近些年,经济条件好的维族住房越来越讲究,三四层的小洋楼早已不鲜见,里里外外有大量的彩绘、石膏雕饰、砖刻和木雕,很有民族特色。像住市区的同事玉山江房子近四百平米,但在当地并不算多好,造价千万的豪宅在市区和附近的乡镇已不再是个例。
阿图什的维族对房地产有一种痴迷,他们很少炒股,偏爱置地盖房。同事卡米力有三套住房,两套面积均在一亩左右。因为不常回家,妻子一个人感到害怕,搬进了面积较小的商品房。阿图什沿街的商铺几乎都是私人开发的,据说连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周边的商铺也是阿图什的维族投资的。
总体上,维族是一个勤劳又爱整洁的民族。不管住房优劣,都喜欢在门前种上几棵杨树或桑树,夏季可以遮阴,树长高了还能用作建筑材料。几乎每天一早,维族都会先打扫自家门口的地面,因为沙尘天气较多,还会在门口洒上水,让人有一种雅静、清新的感觉。
阿图什柯尔克孜族的建筑样式与维族基本相同,但在吐古买提乡和哈拉峻乡的牧区,柯族还有一种石头垒起来的临时居所,面积很小甚至连窗户都没有,这是牧民在放牧护边时住的,坚固耐用,有很好的防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