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 | 病机重点总结
病机,即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正气)和致病邪气 的性质密切相关(邪气) 。 因此,尽管疾病的中类繁多但从总体来说,总离不开邪正盛衰、 阴阳失调、 气血失常、 经络和脏腑功能紊乱等 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这种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同时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主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 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 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映比较剧烈的有余的证候,即谓之实证。
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的病证。 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 通、脉实有力等,都属于实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 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谓之虚证。 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
也就是说,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 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长期的、复杂的疾病中,往往又多见虚实 错杂的病理反映。 这是由于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或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 以上种种因素,均足以导致疾病的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转化,同时也足以导致疾病的正虚邪实、正衰邪恋等虚 实夹杂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
病机的或实或虚
病机的或实或虚,在临床上均有一定的征象可循。但必须指出,临床上的征象,仅仅是疾病的现象, 在一般情况下,即是现象与本质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反映病机的虚或实; 在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在临床上往往会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许多假象,这些 假象是不能反映病机的虚或实的
真虚假实中假象的出现,常常是由于脏腑的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所致。“至虚有盛候”的真虚假实 。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 是在许多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转归。 这是由于:或因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或因及时地得到正确的治疗,则邪气难以进一步 发展,进而促使病邪对机体的作用消失或终止,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 血、津液等的耗伤也逐渐得到恢复,机体的阴阳两个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即告全愈。
例如,由六淫所致的外感疾病,邪气从皮毛或口鼻侵入人体,若机体正气不虚,抗御病邪的能力较强,则不仅能 延缓病情的进一进发展,使病变局限在肌表或经络,而且可在机体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下,驱邪外出,一经发汗解表,则 邪去而营卫和调,疾病全愈。
邪胜正衰 邪胜正衰,是在邪正消长盛衰发展过程中,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 这是由于:机体的正气虚弱,或由于邪气的炽盛,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趋低下,不能制止邪气的致病作用及 其进一步的发展,机体受到的病理性损害日趋严重,则病情因而趋向恶化和加剧。若正气衰竭,邪气独盛,气 血、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阴阳离决,则机体的生命活动亦告终止而死亡。
例如,在外感热病过程中,“亡阴”、“亡阳”等证候的出现,即是正不敌邪,邪胜正衰的典型表现。 此外,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若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势均力敌,出现邪正相持或正虚邪恋,邪去而正气不复等情 况,则常常是许多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留下某些后遗症, 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干货请关注公众号:高教医考 ,更多刘应科老师的中医考研书籍请到天猫云图盛世图书专营店选购,更多强化知识点可关注高教考试在线官网,有免费中医课程相送哦~请加中医考研交流群:101666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