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学习大法读书让生活美好

没有创意不是因为你笨,而是需要整理思维

2016-04-21  本文已影响1648人  沐丞

文/沐丞

01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最喜欢语文考试,每次看到作文题总是能提笔就写,而那些会考试的优等生经常为那800字的作文绞尽脑汁。我的作文本上从来都是各种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读得口沫横飞。那个时候同学经常问我怎么那么会写作文,我自己竟然也不清楚。

现在想想大概是因为我爱看各种杂书吧,从《读者》到《知音》,从《故事会》到《科幻世界》,从《少男少女》到《恋爱.婚姻.家庭》,从《机器猫》到《圣斗士》,从《聊斋志异》到《红楼梦》,还有各种不知道哪里来的童话、禁书、黄书,而这些书从来都不是那些好学生们会看的。或许正是有了五花八门的输入才会有了各种各样的输出。

昨天在我们一个写作爱好者的群里有个人说写作最后拼的就是体力,其实我深有感触。现在这个时代会写的人实在太多,能展示自己文字的平台也是层出不穷。就如同简书里的签约作者们,相信没有哪个是靠几篇文章就获得签约的,无非都是需要持续的高质量输出才能获得认可。或许体力是保证持续输出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有条理的思维,那么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除了各类文字工作者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很多脑力工作者也同样需要。抓耳挠腮冥思苦想还是思维卡壳、灵感枯竭?其实并不是因为你笨或是脑子不够用,而是因为头脑中的输入太多缺少条理,你要相信创意也是可以被整理出来的。

你想突破工作、学习的瓶颈期吗?你想改变低迷的现状吗?你想给单调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吗?那就跟随创意实践狂小山龙介一起,用创意点亮生活吧!《整理的艺术3》一书通过89个创意妙招帮你捕捉灵感瞬间,突破职业瓶颈,激活创意潜能,让你随时随地创意爆棚。

(整理的艺术3)

02

第一章介绍的是“信息处理妙招:留住稍纵即逝的创意”。简单来说就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要随时随地纪录下创意,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整理好已经纪录下的创意。

为了做到随时随地纪录下创意,需要借助一些技巧,比如手机挂件或是钥匙扣上可以带一支笔,这样就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纸片上纪录瞬间产生的思维火花。虽然也是可以用手机来纪录,但是由于要经历点亮手机,解锁,打开特定的App,再用输入法打字可能会比较慢。当然在没有很紧急的情况下利用手机的记事本、语音备忘录也是可以记下创意。

这些被纪录下来的零零散散的创意如果不做整理也是毫无意义,所以也要采用一些方法来汇总和整理。比如利用思维导图将分散的创意关联起来,比如用时间顺序、项目文件夹等手段将不同的创意归类。甚至可以用博客、社交网站来分享和扩散创意,从而获得更多的创意。

第二章介绍的是“时间管理妙招:抓住灵光一闪的瞬间”。这一章的内容其实在《整理的艺术2》一书中也有涉及,主要就是介绍有条理的日程安排,包含日程安排的技巧和日程管理的技巧两个方面。

在日程安排上要注意星期五晚上就确认下周的日程,耗时15分钟以上的工作都要纪录到日程表中,开会的时间也控制在15分钟内,同时让自己的日程表有一定的“弹性”。

日程的管理上则要充分利用手机和电脑的同步,用零碎的时间来搞定ToDo列表,充分使用周视图的日程表,如果可能还可以同时纪录别人的日程表。

第三章介绍的是“整理妙招:用编故事的方法构建信息数据库”。本章内容中介绍了诸如名片、书籍、美食卡片等整理方法,感觉更偏重是对人脉、知识、经验的一种整理。

对于“编故事的方法”,可以参考用照片来创建故事数据库这一节的内容,照片可以把很多形象化的内容进行保存和展示,这样就会更有助于激发创意。

对于不好记忆的内容可以采取“添油加醋”的方式来帮助记忆,通过漫画的方式也有助于记忆和发挥。


第四章介绍的是“五感妙招:品味来自眼、耳、口、鼻、身的感动”。脑力工作者如果一直自我思考难免会陷入僵局,本章主要就是介绍一些通过自己的五官来激发创意的方法。

比如早起淋浴的时候可能会产生好的创意,比如戴上眼罩减少视觉刺激可能会更能集中精力,还可以到工作以外的地点、客户现场考察来激发自己的创意。

同样的,如果实在遇到思维卡壳的情况不妨跟同事做一些互动,用笔写写画画,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走动走动都可能找到突破口。


第五章介绍的是“思维妙招:与创意邂逅,与创意离别”。这一章其实主要讲的就是获取创意的途径和几种思维方法。

获取创意的途径上要善于利用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以及类似“知乎”这种论坛获得陌生人的帮助。同时还可以通过多看点“好东西”,改变语调等方式来激发创意。

这一章还介绍了各种思维方法,比如“阴阳思维法”、“三角思维法”、“曼陀罗九宫格法”、“同义词词典法”、“单人创意头脑风暴”等。


第六章介绍的是“构思妙招:改变固有视角,借鉴成功方法”。这一章与其说是介绍妙招,不如说是转换思考方式。

向尊敬的人偷学“方法”并不可耻,模仿大人物复制伟大创意也是成功捷径,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作者有个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替换和创造人生的“分母”。分母就是自己的舞台,分母越大舞台就越大。用当前中国人的网络流行语就是“斜杠青年”。就像简书平台里有不少作者除了有本职的工作,还有作家身份,培训讲师的身份一样。多重身份接触的知识、环境、人脉会更广,思路也会更开阔。


第七章介绍的是“决策妙招:留出空白,等候创意降临”。这一章主要是建议每个人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工作章法。

以会议为例,会议要有四大法则:设定目标,明确规则,确定角色和准备工具,从而避免漫长又无效的会议,日程表也应该跟会议纪录配套使用。

同时要认识到80%工作可能都是低绩效的,需要识别出来,还要注意越重要的事情越容易被忽视。在迷茫的时候找人聊一聊,请求上司协助都是不错的方式。

03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再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日渐复杂起来。此时仅仅依靠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足以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创意,是创新思维与问题碰撞迸发出的火花。

人只有在不断思考中才能成长,而好创意并非可遇不可求。喝咖啡、散步、洗澡等等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或许都可以变幻丞开启创意大门的金钥匙。

作为一个脑力工作者,你的同事总能文如泉涌,新奇点子一个接一个,而你却时常思维卡壳,创意枯竭,这并不是由于你比他们笨,只需要在平时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整理,好的创意自然会源源不断。

关于《整理的艺术》系列其它相关文章:

你要整理的不是衣柜,而是乱糟糟的生活

你每天都很忙,并不代表你活得有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