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用户画像,了解用户目标 | 《About Face 4:
用户目标
唐纳德·诺曼认为产品设计应该解决三个不同层次的认知和情感处理过程: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三个用户目标,体验目标、最终目标和人生目标。
体验目标最简单、通用且个人化。这一目标让人们关注于产品的视听体验以及交互感(如动画过度效果 、延迟、触目反应、按钮可点击性)、物理设计以及微交互。如果用户感觉到自己笨拙不舒服组会不愉快,效率和乐趣都会降低,对产品的厌恶情绪也会增加。体验目标
最终目标
最终目标代表用户使用某个具体产品时执行任务的动机。用户使用产品时,都带有某种期望的结果,比如打开微信就希望知道有没有消息或者有意思的文章;打开淘宝期望能找到想要的东西。这个目标是产品设计的根基,所以设计者要将最终目标作为产品行为、任务、外观和感受的基础。比如滴滴,用户最终的目标是去往某个位置,那么产品行为就是叫车;任务就是设置起点终点、选择车型等;外观为元素均与出行有关(如地图、车等);给人的感受就是出行、便捷等。
人生目标
人生目标代表深层次的驱动力和动机,描述了人物模型长期的欲望、动机和自我形象的特征。以下为产品整体设计的关注点
1. 过美好生活
2. 成就自己的抱负
3. 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
4. 在同辈中有魅力、受欢迎、被尊重
运用人物模型、目标和情境是发挥本能、行为以及反思设计力量的关键。
如何建立用户画像
1. 因为角色对于产品的行为的影响十分巨大,所以首先将被访谈人的角色进行分开,分别进行分析。这个角色可以是工作角色也可以是家庭角色等。
2. 从不同角色身上找出行为变量,包括活动(用户用产品做什么、频率等)、态度(如何看待产品)、能力(受教育程度、学习能力)、动机(用户使用产品的原因)、技能(用户与产品相关的技能,如使用同花顺就需要懂炒股)。
3. 找出行为变量后需要将这些行为变量与各自角色进行对应,如下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用户在不同变量上的集中分布。
4.寻找落在多个变量的主体群,如果主体群聚集在6~8个不同的变量上,就会是一个典型的行为模型,若模型有效聚集的行为间就必然后逻辑关系。
5. 根据上述综合的行为模型,分析用户的目标,不同角色可以归纳出3-5个目标。
6. 检查目标是否有冗余与缺失。
7. 指定人物模型的类型(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客户人物、接受服务人物、负面人物)
一个产品只能有一个主要人物;要保证满足主要人物的基础上满足次要人物的需求;客户与用户有区别需要分开考虑,看设计侧重点是什么;接受服务的人物模型不是产品的使用者但是受产品的影响,比如医生使用的电子产品会影响病人的治疗,这时候患者就是电子产品的接受服务人物;负面人物是不能产品用户的人。
8. 然后将人物模型进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