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的是什么——观《绿皮书》有感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简_丹生活
最难的是什么——观《绿皮书》有感

关于种族歧视的现象早在历史教科书里见过,今天看到这样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感受。

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托尼和雪利博士,一白一黑,原本有着种族偏见的托尼为了养活家人,应聘成了钢琴演奏家雪利博士的司机,跟随护送雪利博士前往南方进行两个月的演出。原本雪利可以选择不去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南方,但为了让南方人逐渐改变这种观念,他毅然选择自己一个人痛苦,为南方的同胞带来新的希望。

大学时听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知道它是关于解放黑奴的一篇跨时代意义的惊天动地的演讲。如今,我虽然并不了解国外对有色人种的歧视现象有多严重,但这部《绿皮书》让我想到了一点:人最难改变的是什么?——思想、观念、固守的看法。

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某种观念一旦形成那就很难改变,这也是整个社会无论快速变革的重要因素。

回想中国历史的多次变革运动最终以失败结束,究其原因恐怕也是和思想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利益冲突是变革难以实现的主要因素。

处在教育战线上的我,通过这篇电影,似乎更能理解为什么当代教育改革为何难以推进,尚且不说学生和家长这条线,单说教师这一方面,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早就提出来了,但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多少。虽然我也是个微不足道的一名教师,我也是个很没有眼光和缺乏思想的一个人,面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环顾四周,有多少同行真正发自内心地思考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有多少人愿意改变固有思想观念,又有多少人愿意尝试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

我真是个浅薄的人,很多问题不明白,也想不透。比如,现在我所带的学生未来选择高中还是职中,哪个更适合,我真的很无知。无知就在于我对职业教育很少主动了解,但从宏观上来看,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已经成为定局。为何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者还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还是觉得高中教育胜过职中教育呢。

未来社会变化无穷,各种职业形态的改变必然要带来意识形态的变革,面对当下的教育,教育者不去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开发自身的潜力,显然是不合格的。当然,教育者的改变更多受教育指挥棒的控制,在当下考试制度盛行和通行的年代,我也无法想象没有指挥棒的教育将会是怎样的现状。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那又谈何去帮助学生开发?

《绿皮书》的主人公雪利博士通过巡演这一途径,尝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重感官给这个社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我一方面无比佩服他的勇敢和绝决,另一方面也为他的博大胸襟感到由衷的敬仰。他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在挽救所有有色同胞们的命运。

一直以来十分仰慕那些看完一场电影就能用文字洋洋洒洒表达思想的人,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下了这篇极不成熟的文字,加油吧!思考是人类进步的永恒阶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