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5:翻转式学习
01
读过的书想要记住,方法永远只有一个——讲给别人听。
当你有这个责任感时,你就会记得很牢。这就是翻转式学习的基本理念。
人的自学能力很强,只是有时候孩子学习的能力被局限住了。
书中举例,在印度贫民窟做了个实验,放了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没过多久,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小孩子无师自通,都会操作电脑,用鼠标浏览网页。
一个人学习的过程就是他成长的过程,伴随着成长,不断的增长知识是一种更天然、更自然的教育方式。
激发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主动去尝试。
书中举例,假如你在高楼里,身上带着一个灵敏的气压表,如何用气压表测量出楼房的高度。
有个学生的方法是,把气压表从楼顶扔下去,测量它落到地上所用时间。另一个方法是把气压表绑在绳子上,放到地面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可。
考官宣布不正确,有个学生据理力争,考官又给他一次机会,学生说,我把气压表作为礼物送给管理员,让他告诉我楼的高度。
这当然都不是考官所要的答案。标准答案是测量楼房底层和顶层气压。用压差与高度的关系来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标准答案扼杀的是人的创造力、灵活性。
考试时总是有太多的标准答案,主要拼的是记忆力。但在实际生活中,就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灵活的方法。
记得我考驾照时,科目一倒库练得很溜,一把到位,顺利通过。但在后来实际开车时,发现倒车是一个让人心里滴血的事情,经常蹭到车屁股,刮花带彩。
因为在小区停车场、地下车库、街道路边等地方停车,路况比驾考场地复杂太多,没有标准的划线,间距通常都比较窄,后面还时常有车在催促。
只能不断增加经验值来提高倒车技术,驾校学得倒车技术基本用不上。
02
翻转式学习就是一个人主动的想做一些事。
让孩子有了主动性,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的广度、深度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作者讲到他上大学时最大的收获有两件事,第一是代表学校参加大专辩论赛,获得冠军。辩论赛就是翻转式学习,为了一个辩题去主动找素材,玩命的学习,看了上百本书。
还有一件事是在广告公司打工。自学了广告文案的相关知识,开始帮人想方案、出文案。
这两件事都是自己主动去学习的。而他在课堂上学的那些知识很多都忘记了。这其实就是翻转式学习和传统的正统教育之间的区别。
03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书中从学龄前开始讲起。
学龄前,应该去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力图用自己心目中孩子的需求取代他们真正的需求。
比如,有些家里到了点就必须吃饭,孩子如果不吃,家长就会哄着骗着甚至强迫孩子吃饭,这其实是非常不正确的方法,根本不顾及孩子自身的节奏。
孩子到底饿不饿,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学龄前最重要的原则是允许孩子犯错。不打篮球的人永远不犯规。
孩子6~18岁时,要知道学习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调节的结果。
孩子自己找一个目标,自己负责调节。要给予所有的兴趣同样的地位,比如说孩子喜欢做手工,喜欢画画,喜欢悬疑小说,都很好。家长都要予以支持。
大学教育是为了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只想着就业。
我们现在一进大学,首先想的是将来毕业了做什么工作。其实大学里学的东西,将来未必能够帮你找到工作。
大学不是技校,大学要学的是这个世界上你还不知道的,需要探索的领域。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如果换一种思路,想想怎么能够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怎么能够让孩子探索更广泛的课外阅读。
这就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翻转式学习给我们带来的变化。